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93089
大小:1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0
《高考生物: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章节概述 本节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部分,细胞生活的环境介绍了内环境的组成、特性、作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介绍了稳态的概念、稳态的调节机制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等。高考对本节的主要考点总结如下:①内环境成分的判断②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③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④维持内环境稳态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⑤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在学习过程中要应用图解模型使之具体化、直观化,以体现内在的活动规律和重要性,要联系实际深化理解,联系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例证。目标认知:学习目标: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
2、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难点: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知识精讲重点知识讲解内环境与外环境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其中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人体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外环境是我们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体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所组成的液体环境。从细胞的角度来看,细胞的外环境是细胞外液,即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也就是人体的内环境,细胞的内环境是细胞内液。因此内环境是相对人体外界环境而言的,相对于细胞来说是外
3、环境。但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输卵管、输尿管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气体或液体都应视为外部环境。也就是说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内环境(细胞外液)中的液体。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而体液是指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两者的关系如下: 细胞外液的物质组成: (1)水,血浆中90%以上都是水。 (2)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主 (3)无机离子:Na+、Cl-、K+、Ca2+、HCO3-、H2P042-的量最多,其他的无机盐离子Cu2+、Zn2+、 Mn2+、Co2+等虽然含量少,但是不可或
4、缺。后者参与体内代谢酶的活性中心组成。 (4)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脂质、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各种激素和代谢废物。 提示:①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所以血液并不全是细胞外液。血浆(液体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血细胞(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血细胞属于细胞外液。②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二者外延和内涵相同,只是名字不同而已。③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即相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是内环境。④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⑤从含量上看,细胞内液>组织液
5、>血浆>淋巴。细胞外液各成分之间关系 血浆中的物质除大分子蛋白质外,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的组织液还可以重新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回血浆中,少部分(约10%)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又进入血管成为血浆。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 三者之间的形成关系 成分关系:①组织液、淋巴、血浆基本成分相似,其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可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根据箭头的方向确定四种液体。先根
6、据两个双向确定出组织液,再根据单向依次确定淋巴、血浆,最后可确定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的。高等动物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 提醒:①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虽然来自于体液,但它们只是在体内暂存,能与外界直接接触,不属于体液,也就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②代谢皮物排出途径及相关器官:尿液—肾脏、汗液—皮肤、C02—肺。③02,C02进出细胞都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
7、到低浓度,所以02浓度最高的部位应为肺泡,依次是毛细血管内血浆、组织液、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浓度最低,O2在此被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还原产生水,一共穿过11层膜(肺泡2、毛细血管壁4、红细胞2、组织细胞1、线粒体2);C02的浓度情况正好相反,线粒体中浓度最高,肺泡中最低,一共穿过9层膜。02需进出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而CO2在血浆中主要以碳酸氢盐的方式运输。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脸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