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病的治疗和预防课件

儿童龋病的治疗和预防课件

ID:20187589

大小:650.59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10

儿童龋病的治疗和预防课件_第1页
儿童龋病的治疗和预防课件_第2页
儿童龋病的治疗和预防课件_第3页
儿童龋病的治疗和预防课件_第4页
儿童龋病的治疗和预防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龋病的治疗和预防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龋病。龋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中,龋病属最高的几种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排在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居危害人类疾病的第三位龋病的定义及病理变化龋病的定义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局部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所谓多种因素包括细菌、食物以及牙齿所处环境和牙齿自身的抵抗力。牙齿硬组织的病理变化涉及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基本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龋病的危害龋病对人类危害很大,特别是当龋病病变向牙齿深部发展后,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颔骨炎症等一

2、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全身健康。随着牙齿硬组织不断破坏,可逐渐造成牙冠缺损,成为残根,终致牙齿丧失,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这一结果不仅妨碍消化功能,而且在童年时期可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龋病的病因龋病病因学说甚多,多数学者接受四联因素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论点是,精制食物或蔗糖进入口腔后,经过细菌的酵解,在牙面菌斑深处产酸,这些酸滞留于宿主的牙齿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后,造成牙齿硬组织脱矿,有机质崩解,产生龋病。(一)细菌和牙菌斑细菌的存在是龋病发生的首要原因。变形链球菌、乳杆菌和放线菌与龋病发病的关系特别密

3、切。这些细菌能够利用食物迅速产酸,同时还能合成具有高粘性的细胞外多糖,这些高粘性的多糖是牙菌斑的主要成分,它有助于细菌在牙面的附着。随着牙菌斑厚度增加,可以阻止唾液中和缓冲牙菌斑中的酸性环境,为龋病提供了条件。(二)食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糖)与龋病的关系密切,碳水化合物给牙菌斑细菌提供产酸的底物。各种碳水化台物致龋性能不尽相同,含有蔗糖的食物和饮料能迅速导致局部pH值下降,造成牙釉质脱矿。牙菌斑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局部的酸浓度,一般在30~60分钟后恢复至正常。若重复和经常地消耗蔗糖,则可造成牙菌斑p

4、H值持续下降,致使牙齿脱矿。(三)宿主宿主因素包括牙齿结构,牙齿所处环境及患者全身状况等。1.牙面易感性:牙菌斑的形成是龋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在牙面上易于形成并有利于牙菌斑滞留的窝、沟、点、隙部位特别易患龋病。2.牙齿所处环境:唾液对龋病的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唾液中含有过饱和的钙和磷酸盐离子,能使早期龋病损害发生再矿化;唾液中有氟离子存在时,牙齿再矿化能力则显著增强;唾液还能通过其缓冲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局部pH值。3.全身因素:人体某些内分泌的改变可影响到矿物质代谢,导致抗龋能力的改变。(四)时间唾

5、液具有沉积矿物质的能力,在龋病进展过程中,只要口腔中有唾液存在,龋病造成的牙齿破坏就不会在几天或几周内形成,而是一个慢性的过程,需要数月或数年的时间。龋病的临床表现龋病的临床表现是牙齿的色、形,质发生改变。多数龋病进展缓慢,龋坏组织呈黑褐色。若龋病进展较快,病损部位颜色较浅,龋坏组织质地松软、湿润。临床上根据龋病损害程度,将龋病分为三类。1.浅龋,即牙釉质龋,病变仅局限于牙釉质内,此时患者一般没有自觉症状。2.中龋,龋病病变向深部发展,达到牙本质浅层。患者一般无不适感,但可出现轻度牙本质过敏症状。3.

6、深龋,龋病病变达到牙本质深层,患者一般均出现牙本质过敏反应。遇冷热酸甜或机械刺激时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龋病的临床表现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影响消化功能影响美观、发音影响社交儿童时期影响牙颌系统的发育引起其它脏器的疾病龋病的预防根据龋病发病的原因,龋病预防主要从增强宿主抗龋能力、消除致龋细菌的致龋因素及清除牙菌斑和限制食糖并寻找代用甜昧剂三个方面采取预防措施。(一)增强牙齿及机体的抗龋能力。氟素防龋:氟素防龋的效果已得到公认。近20年来,一些采用了氟素防龋的国家,使总人口中龋病发病率降低了50~60

7、%。氟素防龋的途径较多,无论哪一种投氟途径,其效果均很显著。最常用的方法是饮水加氟,将饮水中氟浓度增加至0.8~1.2ppm。此外,氟化物片剂亦能取得良好效果。氟化食盐、加氟牛奶、饼干等也已广泛应用。局部用氟的方式很多,如氟化物牙膏、含氟凝胶,氟含嗽液均可使用。氟能增强牙齿抗龋力,降低牙釉质在酸环境中的溶解性,同时对一些致龋菌也有直接抑制作用。窝沟封闭:牙齿咬合面的窝沟点隙是最易患龋的部位,用一种高分子树脂材料将窝沟封闭,可以有效地妨止龋病。此法特别适用于第一恒磨牙,即六龄牙。该牙在人的一生中使用时间

8、最长,有效地防止六龄牙患龋,对增进人体健康,维护消化功能有好处。(二)控制牙菌斑目前用于控制牙菌斑的方法甚多,归纳起来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最基本的物理方法是刷牙。刷牙可清除大部分牙菌斑,若配合牙线的应用,则可较为彻底地清除邻面牙菌斑,这样就能控制牙菌斑生长。比较成熟的化学控制牙菌斑方法是使用氯已啶含漱。氯已啶又名洗必太,对致龋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临床上常采用0.2%氯已啶含漱。该药物的副作用是略有苦味,长期使用可使牙齿变色。(三)合理摄糖及食用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