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预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预防摘要介绍了家蚕农药中毒的种类与症状,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和中毒后的处理措施,以期为家蚕中毒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蚕;农药中毒;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措施 家蚕是对农药十分敏感的昆虫,在农药施用或储存过程中,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触杀、胃毒、内吸、熏蒸等多种途径造成家蚕中毒[1]。轻者部分蚕中毒死亡或不能结茧,重者造成绝收。因此,应高度重视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以减少损失。 1家蚕农药中毒的种类与症状 农药引起农蚕中毒因农药毒性和摄入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2类,一类是急
2、性中毒,即在短时间内(给1~2次桑叶后)就可发现家蚕异常,如吐水、身体变形、活动异常等,一般较易诊断;另一类是微量中毒,即经过较长时间,甚至在5龄后期,才出现蚕不老熟、不吐丝营茧的症状,往往难以在初期发现。一是拟除虫菊酯类中毒。急性中毒时,蚕表现为吐液、退缩、剧烈翻滚,体躯向背面或腹面弯曲十分严重,蚕体缩小,往往卷曲成螺状,最后大量吐液,脱肛而死[2]。在慢性中毒的情况下,症状不明显,需要仔细观察,一般会出现入眠时间推迟和眠性不齐,引起全茧量和茧层率的显著下降,部分个体身体软化而死,但死蚕不会马上腐烂,有的个体也会出现身体蜷曲的症状。桑园治虫
3、常用农药如乐果、敌敌畏等,由于在农药生产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加入了含有微量菊酯类农药成分而引起的家蚕农药中毒情况也时发生。二是有机氮农药中毒。常见的农药主要有杀虫双和杀虫脒[3]。此类农药往往在大田粮食作物的使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污染桑叶,造成蚕中毒。杀虫双中毒,蚕不表现兴奋状。重度中毒的蚕呈麻痹瘫痪状,静伏于蚕座,不吃叶、不摇摆、不吐水、不变色,瘫痪数日后死亡,5龄后期中毒常有吐平板丝及不结茧现象,轻度中毒的将眠蚕虽呈瘫痪状但仍能入眠和蜕皮,数小时或数日后恢复吃叶,并能吐丝营茧。如果蔟室有杀虫双气味,即出现大量浮丝,明显增加不结茧蚕。杀虫脒中毒
4、蚕表现兴奋状,拒避桑叶,四处乱爬,吐乱丝,经一段时间后慢慢死亡。5龄后期中毒也有吐平板丝或不结茧等现象。微量有机氮农药中毒往往在饲养阶段表现症状不明显,只是略有食桑不旺的现象,症状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上蔟期,中毒蚕上蔟后数天仍在蔟上游走,吐平板丝和乱丝,最后落在蔟具下,慢慢死亡,且不会马上腐烂。三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的主要农药有辛硫磷、氧化乐果等。中毒后,蚕很快停止食桑,向四周乱爬,不断翻滚,头胸摆动剧烈,不断吐液污染全身,头部伸出,胸部膨大,经数十分钟后倒毙而死。尸体缩短仅有原长1/3,多数有脱肛现象。 2发生原因 一是桑叶污染
5、。在采桑期间桑园附近的农田、蔬菜、果树等喷施农药时,农药雾点漂浮至桑园,污染桑叶。作物枝杆越高,风越大,污染面就越大。某些农药,如有机氮类,即使施用颗粒剂,施入农田的药剂仍会蒸发而污染空气和桑叶,导致大面积家蚕中毒。此外,由于蚕室消毒、添食、体喷用的喷雾器不清洁,在使用前作过治虫用喷雾器未洗干净,也往往会发生间接的桑叶污染。二是药剂因素。桑园治虫时,用药浓度过高,或错用农药,或混配不当,造成安全间隔期大大延长。桑园治虫农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厂方把关不严,残留有毒性大、安全间隔期长的农药;或为提高农药药效,在桑园治虫农药中加入菊酯类和有机氮农
6、药,造成桑叶含有残毒,使蚕农遭受经济损失惨重。3预防措施 一是防止农药污染桑叶。合理布局,发展新桑园相对集中连片种植。加强与桑园周围作物农户沟通,在养蚕季节尽可能避免使用易造成蚕中毒的农药,禁用含有或混有菊酯类及有机氮类农药。严禁在桑园田头对农药,不能用被农药污染的水清洗桑叶和调配蚕室具消毒液[4]。消毒或体喷用喷雾器要与治虫用喷雾器严格分开,不能混用。要严防农药污染蚕室、蚕具及养蚕用品,注意蚕作安全。二是严格掌握治虫农药的浓度和安全间隔期。要加强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按病虫情报正确选择农药种类,正确配制浓度和用药量,不得随意更改。在选用
7、农药时,严禁使用“三无”农药,严格按使用说明掌握使用量和方法。 4发生农药中毒后的处理措施 一是查明原因,切断毒源。蚕中毒后一般都会出现乱爬、吐液、痉挛、体缩、麻痹等症状,要勤观察早诊断,发现异常及早处理。若毒源来自桑叶、蚕具,应立即开窗换气,在蚕座上撒石灰粉或草木灰等隔离材料,覆盖未食用的毒叶,及时加网除沙,去除死蚕,换用清洁桑叶;若毒源来自于环境及其他污染,应立即移开毒源或更换蚕室,并进行通风。二是分批处理,精心饲育。中毒发生后,要根据严重程度及时进行分批。中毒较轻的,经过精心饲养可以恢复,并能营茧,因此中毒后不能轻易倒蚕。被
8、农药污染的蚕具要用碱水洗涤,多次曝晒散发药气后才能使用。发生中毒后的蚕,体质受到一定影响,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防病,减少损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