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虎头崖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

青海虎头崖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

ID:2017397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青海虎头崖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_第1页
青海虎头崖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_第2页
青海虎头崖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_第3页
青海虎头崖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_第4页
青海虎头崖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虎头崖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海虎头崖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青海虎头崖矿床的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最后研究了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价值性,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青海虎头崖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Abstract:thispaperfirstintroducedthetigerskullcliffdepositsinqinghaiprovince,thebasiccharacteristics,andthenanalyzesthemetallogenicgeologicalconditions,ingregularityandprospectingdirec

2、tion,ingregularity;Prospectingdirection      :P61:A:    1矿床基本特征  虎头崖矿床出露地层主要有蓟县系狼牙山组(Jxl)、早古生界滩间山群(EOT)、石炭系上统大干沟组(C2d)(图1)。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是石炭系上统大干沟组(C2d)和蓟县系狼牙山组(Jxl)。    图1虎头崖矿床地质图(据张爱奎等修改)  1一冲洪积物、风积物;2一上石炭统大干沟组:生物碎屑灰岩、鲡状灰岩、含炭灰岩;3一滩问山群:硅质岩、板岩、灰岩;4一元古界狠牙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铁石英岩;5一含矿带;6一多金属矿体;7一多金属矿化点;8一地质界线

3、;9一不整合接触界线;10一逆断层  2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虎头崖矿床的层控特征是很明显的,矿床中绝大部分矿体分布在一个层位中,即以北部的炭质灰岩为矿床底板地层,上覆的薄层状互层的地层组为含矿层,顶板地层是厚层硅质岩层,矿床延伸4km全部在该层位中。矿区沉积岩地层中硅质岩是主要岩性层之一,有厚层的硅质岩层,在含矿层中有薄层硅质岩,硅质岩层应该是热液喷流沉积形成的,说明矿区地层反映了矿床形成环境的特点是具有海底热液喷流活动的。狼牙山厚层大理岩表示盆地初期特点,地壳下降速度较慢,因此形成总厚度很大的碳酸盐岩层,虎头崖矿区的地层是碳酸盐岩与硅质岩的交互沉积关系,碳酸盐岩层厚度减小而硅质岩

4、层厚度增大,说明盆地下沉速度加快,盆地水深增加,是构造运动活跃期,同时也使喷流热液可以沉积保存下来。因为矿床不可能是外生沉积成矿,所以不管层控矿床成因如何,都应该有成矿构造通道。成矿构造通道应该是同生断层,本次调查中没有确定同生断层的位置,但是发现了同生断层活动的现象,即原生构造现象,说明同生断层是存在的。其次是确定同生断层的方向,从矿床的分布情况看,同生断层应该处在矿床北部,依据是,矿床总体南倾,矿床往深部是减弱的矿化,说明矿液来自北侧,往南侧迁移。因此含矿层和构造通道应该是虎头崖矿床基本的两个成矿地质条件,也说明矿床的成矿条件并不复杂。矿床为什么严格的受层位控制,这要从矿床成因类型

5、来分析,因此还可能存在别的成矿条件。  虎头崖矿区走向延长4km,如果作为喷流成矿,就应该存在多喷口成矿,一个喷口不可能形成如此长距离的矿床。笔者注意到矿床的东、西部矿化特征有所差别,可能是多喷口成矿的表现,目前勘探工程把矿区划分为三个矿段,是因为矿体的连续性和发育程度的变化,也可能是多喷口成矿的反映。矿体虽然延长距离大,但是矿体的厚度不大,而且往深部有继续变窄的趋势,这应该是矿体远离喷口的原因,说明矿床受到的剥蚀较深,保存的矿床是矿床整体的中部到底部的位置。矿床中存在局部厚度较大的矿体,存在多条窄矿体平行密集排列,使矿体总体厚度增大的矿体,比较单条窄矿体来说是矿床规模扩大的重要表现,

6、其原因可能与矿液的水力压裂成矿作用有关,由于矿液的压力增大,或者增大的速率很快,就可以形成局部矿体厚大,或形成多条平行的矿体增加整体厚度,可以根据这一机制来研究厚大矿体分布的规律。  因此虎头崖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是多方面的,这些地质条件是直接关系到成矿规模的,是能够对于矿床规模的认识直接提供信息的,可以定量和定位来预测成矿的因素,对于虎头崖矿区的找矿研究来说,这些地质条件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值得重视。  3成矿规律研究  虎头崖矿区布置的勘探线近70条,目前勘探工程大致划分三个矿段,153线至113线为西部矿段,67线至59线为中部矿段,19线至8线为东部矿段,勘探工程说明矿区中矿化是

7、不均匀的,在中部113线至67线之间矿化弱。矿区中已经施工了探槽、坑道、钻孔等工程,工程量较大,矿体揭露比较充分。  目前的勘探情况表明矿化在上部发育程度要好于下部,上部出现厚大矿体,下部矿体多为窄细矿体。典型的情况是在130勘探线一带的矿体,有4160坑道、4140坑道、4113坑道,揭露了厚大矿体,但是钻孔揭露深部矿体是减小的趋势,如129勘探线的情况。东部的3994坑道和O号勘探线钻孔也表现了同样的情况,上部矿化规模大于深部。矿体的膨大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