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岭铅锌钼矿地质特征成矿与找矿方向

黄山岭铅锌钼矿地质特征成矿与找矿方向

ID:20165164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黄山岭铅锌钼矿地质特征成矿与找矿方向_第1页
黄山岭铅锌钼矿地质特征成矿与找矿方向_第2页
黄山岭铅锌钼矿地质特征成矿与找矿方向_第3页
黄山岭铅锌钼矿地质特征成矿与找矿方向_第4页
黄山岭铅锌钼矿地质特征成矿与找矿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山岭铅锌钼矿地质特征成矿与找矿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山岭铅锌钼矿地质特征成矿与找矿方向摘要:皖南部是安徽省重要的铅锌钼多金属成矿基地之一,到目前为止,探明中型以上铅锌矿床,还有多个钼、铅、锌、铜矿点。铅锌铜矿床均赋存于花岗岩体侵入形成的斑岩体周边,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控制着矿床规模、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环境的分析,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方向。  关键词:铅锌钼矿;成矿规律;找矿标志  黄山岭铅锌、钼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隆起带的谭山岩体和青阳一九华岩体之间,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奥陶系和志留系

2、。奥陶系出露齐全,深部从下统仑山组至上统汤头组均已蚀变成大理岩,地表主要分布于黄山岭铅锌矿区,志留系在区内主要见下统高家边组,与奥陶系五峰组之间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布面积最广。  矿区内主要发育黄山岭背斜构造,属于大佛堂一刘街背斜的中段,轴迹走向40°~60°,南西端开阔仰起,北东端收敛倾伏,区内长约3km,核部地层为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下段,两翼自仑山组上段至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依次分布。其南东翼为本矿床所处位置,倾向130°左右,倾角l5°~25°,产状稳定;背斜北

3、西翼倾向320°,倾角3O°左右,仅局部位于矿区内,地层出露不全。区内较大规模断层发育Fl断层,走向30°,倾向南东,倾角45°左右,具先压后张陛质,有利于导矿。另外,据航磁资料反映还存在北西向断裂;高家边组地层中伴生着微细褶皱和小断裂,大致倾向110°左右,倾角75°~85°,明显的顺层滑动断裂发育于志留系高家边组底部、奥陶系汤头组顶部及五峰组内,其倾向南东,倾角25°左右,沿断裂可见断层角砾岩、断层泥和糜棱岩,且五峰组地层有一定的缺失现

4、象。断裂间有石英闪长玢岩、碱长花岗斑岩、石英脉、方解石脉充填,并发育宽窄不等的夕卡岩带,断裂具二次复活现象,为很好的容矿构造。矿区地表及深部具有石英闪长玢岩脉呈板状侵入。钻孔证实深部有隐伏花岗(斑)岩体侵入,其分布范围与C一24磁异常主体部位基本吻合,岩体顶部接触带凸起中心应在57线的ZK01一ZK577之间,向北东和南西分别倾伏,大致呈北东一南西的长垣状。时代大致与邻区的谭山岩体相当,属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围岩为奥陶系下统仑山组。在外接触带上常有接触交代作用形成夕卡岩带和具工业意义的钼矿(化)体。 

5、 1地区成矿背景  黄山岭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刘街村,区域上总体构造格架是近东西向的褶断带,东端横迭着一个面积约180km2呈南北向伸展的短轴背斜,其东西北三面以一个环弧状层间滑动断裂带与印支期褶断带相分割,南缘则以一条长期活动的东西向断裂与近东西向印支期褶断带相接。  1.1北东东向褶断构造  本区自震旦系至中三叠系之间,尚未发现有角度不整合现象,沉积盖层直至印支期才第一次形成NE至NEE向的褶断带。西北部的付山、大佛堂一刘街一带由一系列轴向呈NE到NEE向的褶断带组成,核部为志留系,轴面多倾向北西

6、。在的北东侧洞宵一带有NE向的背斜,延伸部分为后期的弯窿构造迭加。印支期褶断带在南侧最为发育,轴向呈NEE,在谭山岩体和青阳一九华岩体一带有一组规模较大的NEE向推覆断裂带。  1.2底辟弯窿构造体系  弯窿构造是一个由震旦系至奥陶系地层组成,长期处于相对隆起状态,最后在燕山晚期定型的底辟弯窿构造。该构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弯状褶皱,二是环弧形层间重力滑动断裂,三是放射状断裂,四是高挥发份的隐伏花岗岩体。  (1)弯窿褶皱  弯窿褶皱作为底辟弯窿构造的主体,面积约180km2,呈椭圆形,长轴近南北,短

7、轴近东西,长宽比约5:4,为正地形环弧状山系。地表形态基本上与弯状褶皱形态一致,主峰在尖峰坡,海拔标高525.6m。弯窿核部主要由震旦系地层组成,面积约10km2,两侧地层主要由寒武系一奥陶系组成,最外圈为志留系。由核部向两侧,由浅部向深部,以及由北部向南部地层倾向由缓变陡,圈闭性较好。  (2)环弧状层间重力滑动断裂  环弧状层间滑动断裂在底辟弯窿构造范围内特别发育,几乎在所有的重要岩性差异地段的界面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在震旦系铜门组顶部砾岩层与上覆砂页岩层之间;陡山沱组与南沱组冰啧岩之间:灯影

8、组厚层硅质岩与下伏页岩之间;下寒武系灰岩、硅质岩与页岩之间;奥陶系下统厚层白云岩与下伏的寒武系薄层泥灰岩与页岩互层之间;志留系下统砂岩与下伏的奥陶系瘤状灰岩之间则更为发育。这一系列层间重力滑动断层中常伴有厚度变化较大的滑裂岩(断裂角砾岩),是重要的导矿、控矿构造。由内向外,依次可划出三个重力滑动断裂体系(F3、F4、F5)。它们在弯窿两侧大体呈对称产出。  (3)放射性断裂系统  在花岗岩浆底辟上升的过程中,首先出现了弯窿褶皱,接着形成层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