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63240
大小:13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0
《安徽大学毕业论文封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中国财税史专业:11级税务姓名:徐扬学号:I91114011至诚至坚博学笃行-11-青苗法在传统农贷中的创新与表现摘要: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制度具有明显的道义色彩,这一制度根源于传统农业社会中“国家—农户”道义关系,在运行过程中,以处于维生边缘的贫困农户为放贷对象、不以取息盈利为目的、赈贷不分的模糊化运营等是其基本特征。北宋青苗法是我国传统农贷制度的一个典型创新,但最终不得不接受昙花一现的命运。青苗法的失败不但是其运行机制的缺陷所致,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文章不仅揭示了青苗法实施的背景,还表明了其所做出的创新与表现关键词: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农贷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一场轰轰
2、烈烈的改革,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诸多领域,影响之大、之广前所未有。改革变法历时7年,虽然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并且随着宋神宗的病亡戛然而止,但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宋廷财政有了很大的改善,由宋神宗刚即位时的“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到后来的中央积蓄钱粟“数十百巨万”,“可以支二十年之用”,积贫积弱局势有所改观。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一.青苗法实施前的背景至诚至坚博学笃行-11-(
3、1)三大矛盾1、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2、民族对立严重: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3、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2)三冗危机1、冗官,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集中皇权。比如,宰相职位一般有很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官职也不断增加,导致北宋机构臃肿;采用恩荫制,一个官僚一生当中可以推荐数十个亲属当官;北宋大兴科举,科举应试人数增加,取
4、士人数也增加。2、冗兵,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稳定社会秩序,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之八九,造成冗兵问题。3、冗费,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因而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3)两积问题至诚至坚博学笃行-11-1、积贫,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2、积弱,北宋吸取中唐以后武将拥兵、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领兵作战的将领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带来的后果是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导致宋军在与辽、
5、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三冗”、“两积”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革新除弊逐渐成为朝野共识。二.青苗法内容青苗法:青苗法起源于陕西转运使李参,所以青苗法是一个地方实践后推向全国的产物。熙宁二年九月,颁布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具体实施中出现强制借贷现象,是王安
6、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内容。三.青苗法是北宋困境下的必然选择宋代设置常平仓目的在于预防“谷贱伤农”,规定为年丰之际“至诚至坚博学笃行-11-令州县提价收籴,年荒之际,则削价出粜”。而在实际运行中,常平仓虽然也平价籴粜以平谷价,但是一则因官吏怠慢及豪强地主把持,籴粜常遭破坏,二则自从常平仓设立之后,便与于太祖乾德二年设立的义仓的职能互相混合,大量用于救济灾荒的赈贷,甚至将常平仓所储余本及谷物挪用作军费鉴于此,王安石要求推行常平新法,将熙宁元年(1068年)各地常平、广惠仓积存钱谷1500万贯石全部换成现钱,以现钱普遍借贷给广大乡村民户(有剩余也可借贷给城市坊郭户)。熙宁二年九月,青苗法正式颁布
7、实施。实施青苗法绝不仅仅因为常平仓的运行弊端,更大程度上在于解决王朝运行过程中的财政危机,并与其他变法举措一起改变北宋中期因“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与“两积”(积贫、积弱)引起的严重财政危机、边疆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这已成为学界的基本共识,也是王安石“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以及“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思想的无奈实践。“赈贫乏,抑兼并”是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的一大意图,这一良好愿望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