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52677
大小:2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0
《纺织品后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纺织品整理专业:纺织工程班级:100101姓名:冯程程学校:长春工大日期:2013年10月26日7摘要:织物防皱整理也称:免烫整理、防缩防皱、树脂整理。其目的是提高织物的弹性、减少折皱、提高纺织品形态的稳定性、使织物外观平挺、保持褶裥等,常见的产品有:免于熨烫的裙子、裤子、西装等。其整理工艺一般为:……关键词:免烫整理、防缩防皱、树脂整理、洗可穿整理、织物形态稳定性织物防皱整理工艺过程姓名:魏欢一、织物防皱整理目的1.提高织物的弹性;2.减少折皱,提高纺织品形态的稳定性;3.使织物外观平挺,免于熨烫;4
2、.裙子、裤子等保持褶裥。也称:免烫整理、防缩防皱、树脂整理。7二、防皱整理原理沉积理论:具有多官能团的树脂的初缩体是很小的微粒,能够扩散到纤维无定形区内,树脂化后即沉积于纤维中,和纤维分子建立氢键,将纤维分子互相缠结起来,结果限制了分子链的相对移动性能,改善了织物的变形。共价交联论:防皱整理剂可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反应,在大分子之间建立共价交联,从而:l封闭了部分羟基,减少了羟基引起的应变硬化l分子间的交联提高了纤维从形变中恢复的能力7三、发展历史一般防缩防皱→免烫(或“洗可穿”)→耐久压烫(简称PP或DP
3、整理)→低、无甲醛整理。l20年代:尿素-甲醛树脂;苯酚-甲醛树脂(有颜色)。l30年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l50年代:环次乙基脲-甲醛(DMEU);二羟基环次乙基脲-甲醛(2D)。l90年代:多元羧酸。四、一般防缩防皱1928年,Lee公司提出应用脲-甲醛生产抗皱织物;脲+甲醛→树脂→黏胶织物;三聚氰胺/醛和环亚乙基脲/醛→棉织物。其干弹性好,湿弹性差穿着时起皱少,洗涤时仍易起皱20世纪40年代涤沦纤维问世,其优良的弹性、洗可穿性能受各界人士青睐,从此纤维素纤维整理的发展被推上了模拟合纤的洗可穿性能
4、的道路,并作为与合纤争夺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美国化学整理研究中心于1955年正式推出新棉布(NewCotton),称“Wash&Wear”。“EeayCare”、“Non-iron”、“MiniCare”预示其性能可与合纤维媲美。这是化学整理领域中第一个里程碑。其干弹性和湿弹性均好。缺陷:压烫的裤线、裙褶仍不耐洗涤。五、耐久压烫整理l特点:抗皱性能提高,同时还起到保持服装形态和褶裥定形作用;l二羟甲基二羟基亚乙基脲、二羟甲基二羟基亚丙基脲7六、无甲醛整理l织物抗皱性的提高和改善使得其他性能恶化,尤其是
5、强度;l每提高折皱回复角20º,其相应强力指标下降7%;l发展目标:平衡弹性提高和强力下降的关系减少织物甲醛释放如: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亚乙基脲;多元羧酸、环氧类树脂、乙二醛类树脂等七、抗皱整理工艺1.工艺流程浸轧树脂工作液→预烘(拉幅烘干)→焙烘→后处理2.工作液组成:树脂初缩体:抗皱整理剂催化剂(常用MgCl2):加快整理剂与纤维的反应润湿剂(常用JFC):帮助渗透柔软剂:改善手感和耐曲磨性,提高撕破强力7热塑性树脂:改善耐平磨性3.浸轧轧液率:轧液率越低越好,一般70%~80%轧液率高的缺点:l能量
6、浪费l烘干时发生泳移,产生表面树脂l手感僵硬l弹性差l强度低l摩擦牢度差4.预烘目的:使初缩体均匀渗透到纤维内部意义:直接影响树脂分布和整理品的质量原理:浸轧后,浓度外大于内,预烘时,依浓度梯度,使树脂向内扩散。控制条件:l轧液率尽量低l预烘温度不宜太高,一般80℃l最好不用接触式烘干,而用红外和热风烘干5.焙烘目的:使初缩体与纤维发生交联反应条件控制:温度和时间:l催化剂为MgCl2,150℃~160℃,3~5min7l高效催化剂,170℃~180℃,30~60sl烘房温度要均匀张力l尽量采用低张力,
7、以免内能储存,引起尺寸不稳定良好的密封和通风排气;l排出CH2O,H2O,CH3OH。6.后处理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洗去:l游离甲醛,甲醛有毒,有刺激性,其含量越少越好;l未反应的树脂;l表面树脂,表面树脂会影响织物手感,降低防皱性;l副产物。甲胺等副产物有鱼腥味。参考文献:《织物抗皱整理》.陈克宁、董瑛.东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棉织物防皱整理现状及前景》.染整技术杂志.2010年第02期《人棉绸的防皱整理》.印染杂志.2002年第02期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