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5199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地球和地球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 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地球仪,多媒体课件,乒乓球,篮
2、球。 学生:搜集证明地球形状的资料,做一只带桅杆的纸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可能都提出过这些问题:地球究竟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我们怎样认识和了解地球?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共同讨论有关地球的话题。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给我们带来了光与热;而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又可见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给漆黑的大地洒下一片银光。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呢?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形状的呢? (通过问题引起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师板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播放课件]地球卫星照
3、片。 [教师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是一个球体。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但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之谜。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播放课件]教材图1.1中①天圆地方,②天如斗笠。 配音:文字解释见教材第2页。 [教师提问]这两种观点能否作为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 [教师总结]学生观察后讨论回答 [教师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这样引入新知识,有亲和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讨论后回答]
4、可能出现的事例: a站在海边,遥望远方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先消失。 (找两组同学用做好的纸船到前台在地球仪上演示,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提问]假设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让学生将纸船放到桌面上演示。) [学生回答]船和桅杆同时看到。 [教师总结]如果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船由远而近,由小变大,船的整体都能看到。 [播放课件]海边看船(动画显示) b发生日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日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播放课件]日食照片,学
5、生观察思考。 c哥伦布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其中最著名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了。 [学生活动]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或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讲述麦哲伦航行路线及有关故事。 [播放课件]麦哲伦环球航行(动画显示小船的移动航线) [学生活动]观察并回答麦哲伦的航行路线 (教师利用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进行科学观教育) [教师总结]在1519-1522年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以其自身的实验证明了大地是个圆球。那么还有更为科学的证据吗? [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有,是地球卫星照片。 [
6、教师总结]直到20世纪,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人们经过分析地球卫星发回的大量资料及地球照片,特别是宇航员们有幸从太空看到了真实的地球,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教师提问]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从观察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从这一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边说边用多媒体演示,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多请几位同学回答并及时鼓励。 [教师总结]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要坚持严谨、执着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
7、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教师展示]一只乒乓球和一只篮球。 [教师提问]它们一样大吗?那么怎样说明球体的大小?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明认识球体大小的方法) [教师板书]地球的大小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述]现代科技使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精确测定了地球的大小。那么,地球究竟有多大? [播放课件]教材图1.2 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分析图中数据并 地球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