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分析和控制措施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分析和控制措施

ID:20128374

大小:62.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分析和控制措施_第1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分析和控制措施_第2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分析和控制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分析和控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分析和控制措施李松英(山东省莱州市中医医院261400)【关键词】导尿管尿路感染监测分析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R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60-02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导尿措施,可针对各种疾病进行应用。2013年我们釆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所有住院患者中留置导尿管患者1138人,进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情况调查,病原菌分布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2%,排在第1位,其次是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等。1、临床资料2、数据分析:2.1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感染率比较高。根据留置导尿管病人监测,泌尿道

2、感染位居我院医院感染的第三位,仅次于下呼吸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2.2导尿管使用率比较高。重症监护室使用率最高,尤其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其次为手术病人,再次为肿瘤患者疾病后期使用。2.3病人平均留置尿管天数较忪。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天数平均在7天以上。手术病人一般使用天数为1-3天。部分肿瘤患者疾病后期有的甚至置管达6个月之久。2.4留置尿管1-3天感染率很低,4-7天感染率明显增高,大于7天感染率明显增高,还存在一例病人多次多种细菌感染情况5人。3、留置导尿感染原因3.1尿管异物刺激,使尿道括约肌长期处于扩张状态,尿道松弛,细菌易于进入。3.2尿道粘膜损伤。选

3、择尿管的质地、粗细、尿管的光滑程度、使用润滑油多少、操作技术等,均关系尿道损伤程度。3.3膀胱内残余尿,乳胶尿管的固定依靠尿管前段的气囊,气囊充气量在15-20ml,不管病人处于站位吋还是卧位,都会冇人量残余尿存在,如果长期留置尿管,就会奋尿垢,尿结石存留的现象,我们曾出现拔尿管闲难的现象,尿管气囊上附着大量结石情况。3.4频繁插管。部分前列腺肥人病人多次插尿管,其至插尿管困难用金属导尿管插入。膀胱肿瘤病人周期性膀胱灌注,易致精神紧张,尿管插入不畅和化疗药物刺激。3.5集尿袋内细菌繁殖,更换集尿袋或冲洗膀胱时消毒不严格,留取尿标本应从尿管消毒后抽取,部分人员却

4、从集尿袋下端留取。3.6病人抵抗力降低,细菌耐药和细菌混合感染。留置尿管病人平均住院日较长,病情较严重,抵抗力相对较弱。3.7病人饮食和卫生不到位。医院环境对病人饮食营养搭配供给不利,病人卫生处置条件有限。4、预防感染的措施4.1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导尿包无过期、外包装无破损。4.2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4.3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如:防逆流引流袋。4.4医务人员要严格手卫生规范,尤其是进行导尿、会阴擦洗、更换引流装置、膀胱冲洗、留取尿标本时。4.5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

5、原则留置导尿管,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尽量让层级稍高护士进行操作。4.6规范日常会阴护理每日2次。保证充分消毒、严防消毒顺序颠倒。4.7妥善固定尿管,防止脱管再插管现象,避免打折、弯曲,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防止逆行感染。4.8留取小量尿标本应消毒导尿管后待干,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留取大量尿标本吋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U。4.9进行膀胱冲洗应以最快速度冲入,病人适当变换体位,使膀胱内壁均匀冲洗。4.10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4.11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吋间,改用外

6、置引尿装置,如:男女病人用外接引流袋。参考文献[1]刘小敏.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控[儿实用临床医学.2012(5)[2】王卉.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当代护士专科卷.201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