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24376
大小:6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0
《后现代主义五人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后现代主义五人谈编者按 从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引入后现代主义,而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也从这个时候开始。这种批判在90年代末愈演愈烈。近几年,汪民安先生和陈永国教授等策划和翻译了许多西方后现代思想家的著作,如《知识分子图书馆》丛书、《先锋译丛》等。他们还出版了有关专着。本报希望这次坐谈能有助于国内对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性的研究。汪民安: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陈永国:吉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黄笃:《美术》杂志编辑肖自强:本报记者MichaelDutton: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后殖民主义研究:文化、政治、经济》主编Ⅰ后
2、现代性促进“总体性”转型?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虽然反对总体性,但实际上也在构筑总体性。在德里达那里是“文本”;在福柯那里是权力;在拉康那里是欲望。这些词也成了本质化的概念。在每个后现代理论家的言论中都可以找到一个他所拒绝的宏大叙事的一个替代物肖:从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引入后现代主义,而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既是80年代新启蒙主义的产物,又是对新启蒙主义的解构、消解。后来有学者提出从后现代性到中华性,这个提法引起另一种批评,认为后现代主义本来是解构中心的,到了中国却是把边缘变成
3、中心,由非中心论变成多中心论,中国是中心之一。在中国这种语境中你们是怎么想到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这本书的?汪:我们三个人最初定的选目要比现在这部书的篇目大得多,后来因为篇幅的关系,我们去掉了一些文化和文学色彩较浓的理论家,如罗兰·巴特、詹姆逊等,留下了相对而言哲学色彩较强的一些篇目,也因此定了现在的题目。当然,这个题目既是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回应,也是对那部书表示敬意。之所以选择哲学性的部分,是因为想搞清楚后现代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搞清楚它真正的哲学背景,而不是简单地说后现代怎么样。书中的
4、作者多是后结构主义思想家,我们认为后结构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后现代的思想主要是以后结构主义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认为中国对后现代的理解非常简单,非常混乱,很多人不对后现代做仔细考察,只是简单地认为后现代是“不讲道德”、“游戏”、“玩世不恭”、“痞子”,甚至会搞垮社会秩序等等,这样的理解不仅庸俗,而且幼稚。在这本书中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后现代的哲学背景。我们的目的是要为理解后现代提供这样一个背景,从而避免把后现代简单化。肖:后现代,我草草看了一下你写的序言,给人的感觉就是解构总体性,其主要武器之一是“
5、身体”这个概念。那么在解构总体性之后,是否还存在你所说的哲学基础?陈:总体性实际上是一个哲学术语。马克思不提“总体性”,而提“整体性”。卢卡奇第一个提“总体性”。后现代主要反对总体性。实际上结构主义也强调总体性、系统性。而解构主义批判结构主义也正是批判它的这种总体性、系统性。德里达就是这样向列维-斯特劳斯发难的。解构主义反对总体性,但它继承了结构主义“差异”的概念,主张无中心,而没有中心就无所谓总体性、总体观。总体性既在结构主义那里存在,又在卢卡奇、萨特、詹姆逊等人那里存在,从这个角度看,后现代是反总体性的;而反总体性和
6、反本质主义并不矛盾。总体性必定是本质化的,但在我看来,还存在着一个悖论,即后结构主义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虽然反对总体性,但实际上也在构筑总体性。在德里达那里是用“文本”这一概念来代替总体性的。在福柯那里是权力。在拉康那里是欲望。我个人理解,这些词也成了本质化的概念。在每个后现代理论家的言论中都可以找到一个他所拒绝的宏大叙事的一个替代物。我觉得德里达虽然是反对两千年来西方的逻各斯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的东西,但他实际上也可能建立了这样一个东西。Dutton:他承认自己离不开启蒙运动。肖:也就是说后结构主义也有自身的总体性?它的总
7、体性不过是以一种反总体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总体性可以分成不同的形态。现在处于“总体性”转型时期,而后现代主义能够促进这种转型。陈:不同理论家、不同思想家之间都要设立一个相当于宏大叙事那样的东西。这实际是永恒的悖论。用文字、语言写作无法摆脱语言的某种指涉性。德里达讲词和词的差异,词永远不是透明的,但他的这种“词不透明”的观点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如果德里达的写作本身不想表达什么,不想再现什么,那他的思想、理论我们永远也不可知晓。这就是解构主义和后现代所面临的一个无法逾越的悖论。汪:这很像海德格尔批评尼采。尼采是激烈攻击
8、形而上学的,他说“上帝死了”。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上帝”即形而上学本质的一个化身,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形而上学的本质。但是海德格尔说,尼采虽然把上帝掀翻了,却又设立了一个权力意志,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说尼采掀翻一种形而上学,但其手段却又用的是另一种本质化的形而上学,即权力意志。但德勒兹反对这种解释,他认为“权力意志”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