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探讨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探讨

ID:20101090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探讨_第1页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探讨_第2页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探讨_第3页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对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姓名:车启瑞邮编:030027)摘要:基于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分析,从底部框架抗震墙设计、过渡层设计出发,给出了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注重概念设计、控制侧移刚度比、使结构体系合理等。合理设计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具有较大的抗震能力和良好的抗震性能。关键词: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概念设计;结构体系近年来,由于保护耕地,防治水土流失,砌体房屋逐渐被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代替,但是在北方广大农村和乡镇仍以砌体房屋为主要民用住宅建筑。由于商业目的

2、,临街的房屋底部一层或两层用作商店,而上部建筑仍做为住宅使用。从房屋结构上看,下部结构是一层或两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为砌体结构的房屋,为加强底部框架的抗剪能力,在框架结构内需要布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这就是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由于砌体房屋的自重大、刚度大、地震时受到很大的地震作用,而且砌体材料抗弯剪及抗拉的性能很差,地震下极易出现裂缝。另外,砌体房屋的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若接槎不齐或砂浆不饱满,则砌体的抗剪、抗压承载力大大折减,减弱了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砌体房屋在地震中的破坏率比较高。所以,如果能针对砌体

3、结构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采取适当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是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一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框架抗震墙和上部房屋部分均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这两部分不同承重和抗侧力体系之间的抗震性能是有差异的,而且其过渡楼层的受力也比较复杂。为了使这类房屋的抗震设计满足“小震”不坏,设防烈度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强柱弱梁”原则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框架设计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强柱弱梁”原则。目的是使框架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塑性铰

4、先出现在梁端,后出现在柱端。如果框架的任一柱端先出现塑性铰,可能会引起同一层其它柱端相继出现塑性铰,房屋因此而倒塌。但是底层框架梁因为要承担竖向荷载引起的较大弯矩,截面较大,因而在截面抗弯强度的计算上满足“强柱弱梁”的要求很困难,所以在构造上特别是箍筋的配置上应尽量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2 结构平面设计讲究均匀性、整体性建筑平面布置力求简单、规则、对称、减小偏心,尽量避免平面不规则情况。上部纵横墙均匀对称布置,沿平面内宜对齐,同一轴线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楼梯间不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

5、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的烟囱。尽可能的将抗震墙对称分散布置,使纵横向抗震墙相连,纵向抗震墙应布置在外纵轴线,增强抗倾覆能力,避免出现低矮抗震墙,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应力集中。3 结构立面的均匀性、整体性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结构的显著特点就是“上重下轻”。建筑结构的竖向布置应使其质量沿高度方向均匀分布,避免结构刚度突变,并应尽可能的降低建筑物的重心,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产生薄弱层,造成应力集中,以利结构的整体稳定

6、性。加强楼屋盖的整体性,避免楼板大面积开洞。只有建筑设计做到竖向规则连续才能保证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避免上部出现薄弱层,减少应力集中和变形集中。二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1 底部框架抗震墙的设计 目前,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层设计归纳起来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底层为大商场等有大空间使用要求时,底层抗震墙设置得很少,其底层的侧移刚度比纵横墙较多的第二层小得多。这种结构由于其地震作用力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承担,使得底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承载能力大为降低,底层成为较薄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底层成为弹塑性变形和破坏集中的

7、楼层,危及整个房屋的安全。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建筑平面结构布置时,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6、7度且总层数部超过五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于底部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是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

8、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于底部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是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或桩基。2 过渡层的设计 过渡层的楼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厚度不应小于120mm、并应少开洞,开小洞。当楼板口尺寸大于800mm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