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化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ID:2009719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化学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化学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化学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化学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本信息课题氧气的性质作者及工作单位王桂霞开鲁县小街基中学 教材分析本节是常见的气体氧气的性质新授课,包括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三部分。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介绍氧气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习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的编排设计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把化学中纪实内容和理论概念相互联系起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 在以认识“物质”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学情分析1.通过学案的抽查和批改,了解到学生对本节内预习情况基本可以,重点内容理解也可以2对本节内容存在的知识障碍点是对现象和结论描述难以区分,对火焰和光不好区分,对氧化反应中的氧和氧气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形成性质决定用途这一重要化学思想。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3)认识化

3、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理解 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联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大家知道对人和动植物呼吸非常重要的一种气体是什么?我们经常和氧气接触,知道氧气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吗?导入演示:将

4、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某种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大家知道瓶内盛放的是什么气体呢?这瓶气体就是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第二位的氧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氧气。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2)想一想:氧气有味吗(3)氧气溶于水吗?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于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二[提问]如何检验氧气?   提问:氧气能和哪些物质反应1.察硫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现象(2)注意现象有何不同2.碳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现

5、象(2)在氧气中产生的是光还是火焰(3)反应后倒入澄清石灰水有何现象3.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思考]①什么集气瓶底要装少量水或细沙?②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什么?③丝末端系一根火柴根作用是什么?三结合上面文字表达式归纳它们有何共同特点   四.氧气有哪些用途呢    [回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复燃则为氧气。 ①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①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①   观察并描述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②   [思考]  学生总结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1.让学生

6、学会观察和描述2.学会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由一般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欲   板书设计 一.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二.化学性质1.氧气的检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复燃则为氧气。2.硫的燃烧结论: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硫+氧气---→二氧化硫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结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火焰更明亮。碳+氧气---→二氧化碳4.铁在氧气中燃烧[

7、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总结]1.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三.化合反应: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叫做化合反应。 氧气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气化反应 四.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坚持燃烧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将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名记分员,对每名学生回答给予打分,然后组内成员分数累加,小组之间再评比优胜组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正确分析,能较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突

8、破了教学难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