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084691
大小:28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9
《三轴搅拌桩桩冷缝处理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龙湖苏地2013-G-18号地块(4号地块)项目三轴搅拌桩冷缝处理专项方案建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10月2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冷缝原因........................................................................................
2、......1三、处理方法..............................................................................................2四、水位观测孔..........................................................................................5一、工程概况苏州龙湖基业房地产有限公司拟建龙湖苏地2013-G-18号(四号地块)项目。拟建场地位
3、于苏州市高新区塔园路西侧,金山东路南侧,狮山路北侧。拟建建(构)筑物由1幢18层酒店(附3层地下室)、6层商业裙楼(均附3层地下室)及外扩地下室组成(外扩地下室均与主楼、裙房部分地下室相连),总建筑面积约274802m2。结构±0.00=+4.2m(1985国家高程)。基坑采用止水帷幕Ф850@600mm三轴水泥搅拌桩,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使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20%,水灰比不小于1.5。建设单位:苏州龙湖基业房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苏州市城市建筑设计院责任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江苏省第二地
4、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苏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建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冷缝原因止水帷幕主要以止住场地内中藏有的具微承压性的潜水为主,防止④、⑤层粉土中承压水的侧向压力,以达止水目的。当一根桩与相邻搭接桩施工时间间隔超过水泥凝结时间,桩体之间搭接必然出现施工冷缝,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可能会从施工冷缝中渗出。直接影响到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由于开工后南侧地层原因和1#机机器施工不1正常,致使施工机械停歇或无法施工而转移施工连续点,无法连续施工。造成基坑支护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桩形成多处施工冷缝,止水帷幕的止
5、水效果无法得到有力的保证。经施工单位讨论现采取压密注浆止水加固和坑外水位监测。三、处理方法我单位为了保证止水帷幕达到设计及后续工序施工要求,根据处理过此类问题的施工经验,采取在每处冷缝内侧和止水桩外侧增加单根Ф500压密注浆(见示意图),旋喷桩施工深度同三轴桩设计时深度,在已施工冷缝搭接处施工压密注浆、在转角处施工冷缝外侧增加两排压密注浆桩后能有效防止承压水从施工冷缝处渗漏(见示意图)。保证了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及后续施工的施工质量。冷缝处施工压密注浆,使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每米80kg,
6、水灰比1.0,靠近塔园路段喷浆压力小于0.2Mpa,提升速度每分钟小于20cm,东南角外侧采用Ф500@300压密注浆,内侧钻孔灌注桩间隙采用单根Ф500压密注浆加固,其他冷缝加固喷浆压力0.2~0.5Mpa,提升速度每分钟小于25cm。附图、已施工三轴冷缝强补高压旋喷桩增加桩示意图冷缝一:2冷缝二:3冷缝三:冷缝四:冷缝五:4四、水位观测孔在基坑正式开挖施工之前,需进行生产性抽水试验,可根据坑内外水位变化情况,初步检验止水帷幕对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以及5第⑦层承压含水层的隔水效果,必要时候结合专门的三
7、轴渗漏监测技术,及时排查渗漏点,采取相应补强措施。1、坑外水位观测为了保证止水效果,另外在周围埋设水位观测孔(观测孔位置见上图),在冷缝有距离的位置,利用地质钻机成孔,孔深打穿潜水含水层,但不得穿透下部隔水层。孔内埋入滤水PVC管,孔深约16米,管直径约50mm。孔壁与PVC管间用细砂填实,然后用清水冲洗孔底,PVC测管高出地面约20cm,在管四周用砖砌起,以防破坏。观测方法:在PVC测管中缓慢下放水位计测头,当测头接触到水面时,启动峰鸣器,此时读取测量钢尺在管顶位置的读数,每次读取管顶读数对应的管顶位置
8、应一致,并固定人员。然后利用水准仪测量出管顶高程,根据管顶高程、管顶与地面的高差,计算出地下水位的高程。2、坑内降水观测(1)坑内采用疏干降水井和真空降水井2种,降排水之前观测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开始的5~l0天内,要求每天观测坑内坑外水位、流量不少于4次;以后改为每天观测2次,并作好记录。进入雨季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应增加观测次数。(2)对观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Q~t(抽水量与时间)与S~t(水位下降值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