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中国有色金属标准

《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中国有色金属标准

ID:2004080

大小:600.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1-14

《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中国有色金属标准_第1页
《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中国有色金属标准_第2页
《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中国有色金属标准_第3页
《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中国有色金属标准_第4页
《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中国有色金属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中国有色金属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YS/T××××—××××YS/T437—20XX代替YS/T437-200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实施××××-××-××发布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Aluminiumprofilesmomentofinertiacalculationmethodsandcomputingsoftwarereuirments(草稿)YS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ICS***1YS/T437—20XX前言本标准代替YS/T437—2009《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本标准与YS/T437—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新增加了隔热铝型材

2、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修改了普通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S/T437—2000——YS/T437—2009IYS/T437—20XX铝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的术语、符号、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程序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的计算。2 符号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序号符号单位符号释义1Amm2型材横截

3、面面积2PLmm型材横截面外周长3CDmm型材外接圆直径4Xo,Yo-型材横截面相对于某一参考坐标系的质心坐标5IAxmm4平面图形对x坐标轴的惯性矩,按式(11)计算6IAymm4平面图形对y坐标轴的惯性矩,按式(12)计算7IAxymm4平面图形对xy坐标系的惯性积,按式(13)计算8IAxcmm4平面图形对质心轴Xc轴的惯性矩9IAycmm4平面图形对质心轴Yc轴的惯性矩10Smm3对Xc轴质心静距,按式(14)计算11Smm3对Yc轴形质心静距,按式(15)计算12φo°主形心惯性矩对应偏转角,按式(16)计算13ixmm型材截面图形对Xc轴的惯性半径,按式(17)计算14iy

4、mm型材截面图形对Yc轴的惯性半径,按式(18)计算15Wxmm3Xc轴方向抗弯截面模量,按式(19)计算16Wymm3Yc轴方向抗弯截面模量,按式(20)计算17Ixmm4空心型材截面对x坐标轴的惯性矩,按式(27)计算18Iymm4空心型材截面对y坐标轴的惯性矩,按式(28)计算19Ixymm4空心型材截面对xy坐标轴的惯性积,按式(29)计算20XA,YA-空腔型材截面相对于xy坐标系的质心坐标,按式(30)、(31)计算21Ismm4穿条式隔热型材刚性惯性矩,按公式(32)计算22υ-穿条式隔热型材作用参数,按公式(33)计算23EN/mm2铝合金弹性模量24amm穿条式隔热型

5、材Ⅰ区质心与Ⅱ区质心间距25λ-穿条式隔热型材截面几何形状参数,按公式(34)计算26β-穿条式弹性隔热型材组合参数,按公式(35)计算17YS/T437—20XX1Iefmm4穿条式弹性隔热型材有效惯性矩,按公式(36)计算2c1N/mm铝合金型材和隔热条组合弹性值,按公式(37)计算3I1mm4穿条式隔热型材Ⅰ区惯性矩4I2mm4穿条式隔热型材Ⅱ区惯性矩5A1mm2穿条式隔热型材Ⅰ区截面积6A2mm2穿条式隔热型材Ⅱ区截面积7PN外加载荷8Lmm梁的跨距9ΔFN穿条式隔热型材试样纵向剪切试验时弹性变形范围内剪切力的增量10Lmm穿条式隔热型材试样长度11Δωmm穿条式隔热型材试样纵

6、向剪切试验时弹性变形范围内剪切力的增量对应的位移变形12Xmm梁某截面到梁左端的距离13a1mm2注胶式隔热型材Ⅰ区截面积14a2mm2注胶式隔热型Ⅱ区材截面积15I01mm4注胶式隔热型材Ⅰ区惯性矩16I02mm4注胶式隔热型材Ⅱ区惯性矩17ICmm4注胶式隔热型材有效惯性矩结合值,按公式(38)计算18I0mm4注胶式隔热型材有效惯性矩下限值,按公式(39)计算19Imm4注胶式隔热型材有效惯性矩上限值,按公式(40)计算20GPN注胶式隔热型材复合结构几何参数,按公式(41)计算21GcN/mm2隔热胶的剪切模量22c2mm-2参分值,按公式(42)计算23ymm施加载荷引起的变

7、形量,按公式(43)计算24MN.mm铝合金梁的弯曲力矩25VN铝合金梁的剪切力26e-自然常数27r-变形系数,按公式(45)计算28Iemm4注胶式隔热型材预期惯性矩,按公式(46)计算29Ie’mm4注胶式隔热型材有效惯性矩,按公式(47)计算30VCN隔热胶核心抗剪力,按公式(51)计算31R-隔热胶核心剪切力占剪切力总量的比值,按公式(52)计算32qcN/mm注胶式隔热型材的剪力流,按公式(53)计算33fVCN/mm2注胶式隔热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