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兰亭集序

【人教版必修2】—兰亭集序

ID:20028937

大小:2.89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0-09

【人教版必修2】—兰亭集序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兰亭集序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兰亭集序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兰亭集序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兰亭集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2】—兰亭集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关“序跋”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一个如今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兰亭“君民碑”“父子碑”“祖孙碑”人称

2、“兰亭三绝”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了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君民碑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两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父子碑御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首七律《兰亭即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仅有,说它是国宝并不为过。祖孙碑魏晋时期在

3、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被称为“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经父亲传授笔法论笔论。少时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

4、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兰亭书法拓本之揽胜感受游龙惊鸿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

5、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名士们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兰亭幽会赏读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都都高映衬kuài形作名,有德有才的人引之以之为弦

6、乐器和管乐器,此处指音乐第一、二段形作名,少者、长者形作名,热闹的场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名作动,饮酒能够深情此日,指三月三日结构助词,定语结构的标志用来动词,穷尽的确,实在表判断语气词赋诗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

7、六十年为一周期。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崇山峻岭修竹崇山峻岭清流急湍古之“曲水流觞”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