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雾迷山文献摘要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京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岩潮汐沉积模式北京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地层当数十三陵剖面最为典型,出露厚度66%米。前人按岩性、化学成分、叠层石、沉积韵律与旋回性等划分四个岩性段。笔者经多年剖面观察,较详细地描述地层中出露的各种原沉积构造与相标志,用来识别确定岩石成因类型。然后采用马尔柯夫链进行数学统计分析,旨在建立地方性的沉积层相序模式。经分析后认为,本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地层中沉积韵律十分显著,可归纳总结出三种类型:即水进型、水退型和连续时称型。浅水动荡标志十分发育,拥有多种形态类型的叠层石,具有欧文(1965)、扬(1972)所提出的陆表海潮汐沉积特征据此得出北京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潮汐沉积模式。北京十
2、三陵地区前寒武纪雾迷山组叠层石和藻席中的藻类群落北京十三陵地区位于燕山的中段,是华北晚前寒武纪地层发育良好的地区之一。本区雾迷山组厚两千余米,主要分布在萃花山,小宫门东山及卧虎山一带。数年前,笔者在本区萃花山雾迷山组一段采集到一批微小的柱状叠层石与层纹状藻席相互共生的标本,其中一些标本是由黑色健石组成的。通过切片方法研究,我们发现在一些由黑色健石组成的叠层石和藻席中保存有多种形态的微化石。作者扼要记述了这些微化石的形态特征,并将这一微化右群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前寒武纪微生物组合进行比较,并探讨了这一微化石群的生态环境。蓟县地区雾迷山组风暴硅质岩沉积序列摘 要:从岩石学和沉积学方面对蓟县雾迷山组硅质
3、岩沉积序列的研究表明,蓟县雾迷山组硅质岩沉积为典型的风暴沉积。蓟县雾迷山组广泛发育风暴沉积,在硅质条带状白云岩中发育的硅质砾屑具奇特的菊花状构造,这种构造形成于成岩作用后期,在岩石尚未完全固结成坚硬的岩石时期,遭遇风暴破坏,将原有的水平层理打碎,继而被风暴流搅起,风暴流的涡动使得岩石碎片或直立,或呈发散状,后经成岩作用保留了这种构造形态,与上下岩层形成典型的风暴沉积序列。通过野外与镜下观察并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得出,蓟县地区雾迷山组硅质岩来源于海底热水活动。风暴硅质岩有两种沉积环境,对于异地搬运再沉积的风暴硅质岩,其沉积环境为潮上坪低能环境,即开阔台地中的泛溢沉积;而对于原地型的风暴硅质岩,其
4、沉积环境应该是潮间带,因此推测其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岩台地前缘斜坡。 结 论(1)天津蓟县地区雾迷山组硅质岩发育典型的风暴沉积序列,风暴硅质岩具丘状形态,内部具菊花状层理构造,是成岩作用后期,岩石在尚未完全固结的时期遭遇风暴破坏,将原有的水平层理打碎,风暴流的涡动使得岩石碎片或者直立,或者呈发散状,后经成岩作用保留了这种构造形态。(2)从岩石学和沉积学方面的分析可知,风暴硅质岩有两种沉积环境,对于异地搬运再沉积的风暴硅质岩,其沉积环境为潮上坪低能环境,即开阔台地中的泛溢沉积;而对于原地性的风暴硅质岩,其沉积环境应该是潮间带,因此推测其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岩台地前缘斜坡和开阔台地。(3)雾迷山组硅质岩的
5、来源为热水溶解硅,雾迷山组硅质的δ(30Si)变化范围很小,在-0.5‰~0.1‰之间,其δ(30Si)值的分布范围相当于热水来源硅质的变化范围,据此认为雾迷山组硅质岩是热水成因。蓟县剖面杨庄组和雾迷山组形成年龄的研究【摘要】:对蓟县剖面杨庄组和雾迷山组白云岩中条带状燧石采用40Ar/39Ar阶段加热技术和Cl-Ar相关性,消除了样品中次生流体包体及过剩Ar的干扰,从而获得燧石40Ar/39Ar等时年龄。结果表明高于庄组-杨庄组、杨庄组-雾迷组和雾迷山-洪水庄组的界限年龄分别是1380、1310和1207Ma。天津蓟县雾迷山旋回层基本模式及其马尔柯夫链分析摘要:天津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
6、是一套碳酸盐岩地层,具近似对称相序组构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特别以育。其近似对称的相序组构及普遍的1?4叠加形态,表明它们与短偏心率旋回具有成因关联,被命名为雾迷山旋回层来代表真正的碳酸盐沉积旋回。雾迷山旋回层是与高频率海平面变化相关的环境加深及环境变浅过程的产物。马尔柯夫链分析的结果表明了雾迷山旋回层的基本相序模式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它们以瞬时暴露间断面为界,因而与Vail等(1977)的层序地层概念体系中所定义的准层序!存在明显的差异。尽管难以断定前寒武纪地球轨道效应旋回的周期完全与显生宙一致,但是,七级韵律层、六级旋回层及五级准层序组之间的垂直叠置形态,以及由它们所指示的周期时限,与
7、显生宙温室效应时期的轨道效应旋回周期是大体一致的。天津蓟县雾迷山组高频旋回沉积特征摘要:天津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是一套厚达3300m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广泛发育具有近似对称相序组构的雾迷山旋回层,属于特殊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在对旋回层内部岩石成因单元的类型及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雾迷山旋回层的基本模式和沉积环境模式,并对成因单元的岩石磁化率特征及其对高频旋回的反映进行了探索。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