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责任与良知的问题采访稿

关于责任与良知的问题采访稿

ID:20000547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关于责任与良知的问题采访稿_第1页
关于责任与良知的问题采访稿_第2页
关于责任与良知的问题采访稿_第3页
关于责任与良知的问题采访稿_第4页
关于责任与良知的问题采访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责任与良知的问题采访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人数突破5万人。另据团中央的统计,2003年的西部志愿服务者在期满后,约有10%的人选择留在了西部。  中国农业大学34位同学自发组织起来,给农民编了一套愿意看、看得懂的科普丛书。  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却因种种原因依然“吃”父母的人被称为“傍老族”。其中大学毕业生占20%。  “因为别人帮了我,我肯定要帮别人”、“别人给我一口饭,我要还别人一碗肉!”这是志愿者徐本禹在日记里写下的话。  “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我现在每

2、月不过三四千元钱,没有帮助他的能力。”这是一位曾接受丛飞资助的大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深圳文艺工作者丛飞多年来供养170多个贫困孩子读书,捐资达300多万元。他病重住院后,连医疗费都支付不起。但部分受助人不仅知恩不报,还对他以前的做法抱以质疑。  大学生朋友们:看到这些,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关于责任与良知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问题吧。  主持人:李玮  主持人:责任与良知之间有着怎样的辩证关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何?  林永和:责任,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道德上的,一个是法律上

3、的。所谓道德认识,就是一种良知。承担责任,我是痛快的;帮助别人,我是愉悦的;伤害别人,我是内疚的。这种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产生道德行为。从具体的方面来说,责任既有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又有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从上述几个事例来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层次不一,有的大学生有自我责任、家庭责任,有的有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有的却连最基本的自我责任都没有。但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逐步提升。我们曾比较过香港、台湾和大陆三地的大学生的责任感,香港和台湾的学生对自己的事情关心的多

4、,对国内国际大事关心的少。大陆的学生则刚好相反。也就是说,大陆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强于香港和台湾的学生。从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责任感向着越来越求真务实的方向发展。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

5、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  李明:责任是任何一个有担当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角色义务,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所应承受的后果。就社会而言,每个人必须承担责任,责任是不能免除的。每个人是权利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在现代社会,一个有认知能力和理智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必须对自主选择的行为负责任。良知更多地指责任个体不但意识到其责任,而且在更高的道德境界上承担责任,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比如歌手丛飞,在演艺圈绯闻流传、灯红酒绿的声色场中,以其高尚的社会责

6、任感,资助失学儿童数百万元,自己却无钱治病。他感动了中国,也拷问了人们的良知。  就人的责任而言,可分为六个部分,即: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责任与良知是有必然联系的。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一定是缺乏良知的人;良知泯灭的人,不但不会担当道义,还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  大学生应是推动时代进步的精英。从现状看,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对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要求比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庭责任意识不强,爱情、婚姻责任观念比较混乱,职业责任认识比较模糊,他人责任

7、和集体责任观念淡化,合作意识不强等。总体来说,责任意识在提升,但社会责任感还有待增强。  杨俊峰:关于责任和良知,我的理解是,良心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再说责任。一个有良知的人肯定对人负责任。  主持人:一部分年轻人淡漠了责任与良知,是否与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有关?  林永和:这种感情冷漠、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基本都是属于心理上不正常的,大概占青年总人数的16.5%,还包括有其他一些问题的,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现在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很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学生自杀?心理素质太脆弱,责任意识太淡漠,在各种

8、压力产出轻生。自杀首先是对自己不负责,对父母不负责。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不能负责,又怎么能够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李春玲:1980年我在北京大学读书,那时我们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为那时的社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只要考上了大学,就不会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但现在不一样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找不到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