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999471
大小:19.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2011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学校优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学校优势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学校优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五十余年来,学校以培养"崇德尚能,经世济民"之才为己任,经过几代首经贸人自强不息地开拓和建设,已经成长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学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丰台园内,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红庙校区位于朝阳区
2、红庙,地处中央商务区(CBD),以留学生和成人教育为主。校园占地总面积580亩,建筑总面积27.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40余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2600多种。 近年来,学校稳步扩大办学规模,已形成以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为主,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的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教育设有36个专业,本科招生专业(方向)共50个,拥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设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院、工商
3、管理学院、城市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统计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法学院、华侨学院、外语系、体育教学部、对外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硕士管理办公室等教学单位。5/5 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劳动经济学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处于国内同领域的先进水平;应用经济学获批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获批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等9个学科点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实现了我校70%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市级以上重点学科。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教学团
4、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并获得多项北京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20819人,其中本科生9623人,高职生404人,硕士研究生2057人,博士研究生211人,留学生601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7923人。本科招生录取分数始终在市属市管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生考研率、出国留学比例不断提高;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断提高;涌现出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系列优秀学生代表和学生
5、群体。 学校拥有一支力量较强、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622人,专职教师71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40%,其中教授、教研员等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12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292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297人。 学校鼓励、支持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投身首都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工作,为首都经济发展服务。学校承担了众多国家、各省部委和北京市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重点打造了CBD发展研究、北京市经济社会发
6、展政策研究、都市国际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首都市情民意指数调查研究平台等10余个科研平台。设有人口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以及CBD研究中心、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公司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27个研究机构。学校主办的5/5《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人口与经济》、《当代经理人》等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 学校已与国外50多所大学正式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有学术交流与合作往来。同澳大利亚
7、迪肯大学和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公会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举办的会计学硕士(MPA)项目和注册会计师项目,是经国务院学位办和北京市教委批准的第一个在我国境内将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结合为一体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非常重视留学生教学,自198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目前每年来学校学习汉语及经济类课程的长短期留学生近600名。针对留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在留学生教学与管理方面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使其规范化、特色化,如为学习经贸专业的留学生专门开设了经贸方向的对外汉语课程,并配备了中国书法、中国舞蹈、中国武术等门类齐全的选修课程。学校坚持"立足北
8、京、服务首都"的办学宗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培养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