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河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

南康河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

ID:19974533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南康河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_第1页
南康河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_第2页
南康河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_第3页
南康河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康河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康河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康河二级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计算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按照规范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对计算分析结果作了总结。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拱坝;有限元静力分析;设计总结  【Abstract】ThispaperbrieflyanalysesandintroducesthedesigncalculationprocessofRCCarchdamofNalangriverlevel2hydropowerstation,andaccordingtot

2、herequirementsandspecificationsandpracticalapplication,makesaconclusionforthecalculationandanalysisresults.  【Keywords】:RCCarchdam;thestaticanalysisoffiniteelement;thedesignsummary  中图分类号:TV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南康河二级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西盟县南卡江交汇口上游约500米处,电站总装机容量28

3、MW。电站采用坝后式开发方式,主要枢纽建筑物有:碾压混凝土单曲重力拱坝、坝后式厂房、左岸冲沙洞(由导流洞改建)、坝顶(厂顶)溢洪道。水库库容3095.6×104m3,调节库容1288×104m3(具有日调节功能),工程等别为三等,工程规模为中型。  南康河电站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最大坝高66.8m。坝顶宽6.0m,坝底厚21.40m。坝顶弧长179.00m,最大中心角90.383°,最小中心角6.059°,坝址处河谷呈“V”型,坝体大致呈对称布置。坝基基岩为石英片岩、钠长石英片岩,坝基底部为微风化岩体

4、,中部为弱风化岩体,坝基上部约1/3为强风化岩体。整个坝基只有两条小断层,垂直于河道从坝基下部穿过。针对坝基上部较差的情况,在两岸中上部各开挖两个传力洞至弱风化基岩,并加强固结灌浆的措施。处理后的坝基主要参数如下:微风化~新鲜风化基岩变形模量为5~7GPa,弱风化基岩变形模量为3~5GPa,强风化基岩(处理后的)变形模量为1GPa。拱坝主体采用C15碾压混凝土,上、下游为变态混凝土,与坝基的接触带采用C20混凝土。  设计中各个工况的计算分析采用计算机三维整体建模,运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计算模型如下: 

5、     1、静力工况下坝体应力小结  由坝体在静力各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及上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坝体在静力各工况下的应力场符合一般规律,坝体局部位置的最大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1.20MPa),但大值集中在很小范围内,且应力梯度较大,通常在1m~2m内衰减到允许值内,此种情况可认为是有限元计算中的应力集中现象。  (2)上游坝面应力:整体来看,上游面的较大拉应力主要分布在坝体中下部的两岸坝肩位置,且在温降时均较大。坝体上游面的最大主拉应力出现在正常蓄水位+温升工况,位于▽613.

6、00m左岸上游侧坝肩角点处,值为3.49MPa,应力梯度较大,主要因为在该工况下,水位较高,兼受坝体温度荷载的影响,坝轴线缩短,在上游面拱顶产生压应力,坝肩上游处产生拉应力。在各工况下,除去应力集中点,坝体拉应力一般在1.00MPa以内,坝体整体结构基本满足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要求。  最大主压应力出现在校核洪水位+温升工况,此时坝体由于受到水荷载和温度荷载的共同作用,坝轴线伸长,混凝土受到约束而受压,坝体向上游变位,坝体整体受压。最大压应力值为-4.09MPa,出现在中孔上游侧上缘,满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

7、(13.5MPa)。  (3)下游坝面应力:坝体下游的最大主拉应力出现在死水位+温降工况,值为1.49MPa,位于右岸坝顶下游侧坝肩。在该工况下,库水位较低,坝体受温度荷载的影响较大,坝轴线缩短,坝体与基岩交接处易产生拉应力。最大主压应力出现在校核洪水位+温升工况下,值为-6.42MPa,位于坝体下部左岸下游侧坝肩角点处,各工况下坝体压应力均满足混凝土的抗压要求。  (4)拱圈切面应力:由表4-6-3及各工况拱圈切面云图可知,最大主拉应力出现在正常蓄水位+温降工况,值为3.26MPa,位于▽615.00m

8、上游左岸坝肩处,鉴于应力梯度较大,分布范围较小,施工时需关注该部位的应力分布,并实施相应的工程措施。在静力各工况下,除坝体与与基础交接处、廊道拐角处存在一定的应力集中效应外,坝体其它部位的拉应力均在1.00MPa范围内,基本满足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要求。最大主压应力值出现在校核洪水位+温升工况,值为-5.87MPa,出现在▽615.00下游右岸坝肩,各工况下压应力均满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  2静力工况下坝体位移计算  经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