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971441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培养方案-ok》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405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学术作风。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应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备运用各种分析、计算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及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研究态度和作风。胜任教学、科研、设计、技术管理和其它工程技术工作。3.身心健康。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防灾减灾
2、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点具有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具有很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目前承担国家交战办、铁道部、河北省重大科研项目9项,其他技术开发项目3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其他科技进步奖10多项。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交通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能力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技术,通过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和战争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3、保障灾害期间和战争期间交通设施的基本(或必须)功能,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所需的交通运输能力,提高国防交通设施的防护能力。本学科目前研究的灾害种类包括: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地下工程施工地质灾害、爆炸等灾害。主要研究各类灾害的成灾机理,毁损效应,各类交通工程结构与工程系统在灾害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结构反应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防灾减灾的设计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抢修抢建的设计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灾害荷载引起的工程结构与工程系统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等。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应急工程结构理论与实践应急工程结构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解决一些具有急、难、险、重特点的工程问题而设计的临时性结构
4、。如桥梁抢修(建)中的抢修钢梁结构、抢修钢桥墩结构、临时码头结构、浮桥结构以及在应急工程中的各种施工结构等。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应急工程结构的设计理论,新型制式器材的研制,既有器材的扩大使用以及利用各种制式器材快速生成实用性结构的技术等。2.工程结构的防灾与减灾研究的内容有:结构的地震反应,大型结构(如大跨桥梁及高层建筑)的分析和设计,抗震方法理论和设计准则和规范,隔震、减震、制震措施,基础设计与处理,结构检测及能力评估与修复,对灾害的应急反应等。3.自然灾害或战争破坏下交通设施的抢修抢建技术otherstaffoftheCentre.Duringthewar,Zhuwastransfe
5、rredbacktoJiangxi,andDirectorofthenewOfficeinJingdezhen,JiangxiCommitteeSecretary.Startingin1939servedasrecorderoftheWestNorthOrganization,SecretaryoftheSpecialCommitteeAfterthevictoryofthelongMarch,hehasbeentheNorthwestOfficeoftheFederationofStateenterprisesMinister,ShenmufuguSARmissions,Direct
6、orofNingxia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andrecorderofthe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Ministersand当自然灾害或战争对交通设施(桥梁、隧道、码头、站场等)造成破坏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建或修复,保证一定的运输能力,这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此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桥梁抢修抢建技术,隧道抢修技术,码头抢修抢建技术和铁路站场抢修技术等。4.浮体结构水动力学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借助目前各种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针对具体浮体结构模型及各种工况进行更深入的应用性研究,为各种浮体结构的
7、设计提供理论支持;针对性地对应急用或永久性浮桥、大型海洋平台等浮体结构进行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5.边坡稳定理论与实践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渐进破坏过程分析、震动载荷作用下边坡的稳定、土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岩土体开挖大变形的控制理论、岩土体开挖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和施工技术、新型支挡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等。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注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