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诚信文化建设论文:浅议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下的诚信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诚信文化建设论文浅议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下的诚信建设内容摘要:诚信是晋商精神之精髓,也是当今我国市场经济运作的立身之本;诚信原则既是民法领域的帝王条款,又是市场经济竞争的黄金原则,更关乎市场经济成败的核心问题,所以,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搞好市场经济下的诚信建设。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论证诚信建设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诚信建设;立身之本;黄金法则;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识码:A 一、诚信做事是市场经济运作的立身之本 诚信,拆开看来,应是“诚实+信用”。
2、诚实是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马克思认为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这其中之义就有了“到期偿还”的意义。即物所有权的让渡。消费延迟,换来另一花钱的消费提前,延迟者为将来增值,提前者要付出利息代价,在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利益的预期性,即未来某一时刻兑现利益就暗含有风险性;二是利益的兑现性,即按期偿还。 “人无信则不立”,这是中国人的至理名言,也被世人公认,市场经济的细胞是商品,商品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活动,价值规律靠竞争开路。竞争讲究公平,公平的保证是诚信。如诚信缺失,就会发生偷税漏税、赖帐逃帐
3、、假冒伪劣、走私骗汇。这就会造成个人之间不敢往来,经济链条七节八截,大大增加了经济活动成本,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恩格斯所说:“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经济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据晋商史料记载:晋商号规中大都有:“重信义,除虚伪,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妒”,要求商人格守诚信。乔致庸教育子女:“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 山西大学刘建业教授讲过一次史例:清末山西平遥城内有个讨饭几十年的老太太,一天拿着一张1200两的汇票,到日升昌兑付,日升昌经查验无误后,立即将本息全额兑付。
4、原来,这个老太太年轻时,丈夫在张家口做皮货生意,赚钱后办成汇票,藏在身上,在回家途中染病身亡。几十年后老太太收拾丈夫的遗物时,才无意中摸到这张汇票,通过这件事,日升昌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声明大振,业务愈加红火,事业如日中天。 晋商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朵奇葩,驰骋商业称雄五百年,创造明清两代商业辉煌,其晋商精神的精髓就是诚信。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坚持胡锦涛主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矛盾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处理好经济领域的阴暗面,提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无论个人还是集体要诚信做事,使之成为市场经济运作的立身
5、之本。 二、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竞争的黄金规则(帝王条款) 诚实信用原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法基本原则,被称为司法领域的“帝王条款”,也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黄金原则。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诚实守信,市场经济的效率越会提高。因信用体现的利益常有预期性,因而也含有危险性,这就要用契约合同来约束降低未来不确定带来的危险,这种契约甚至可由担保、公证、银行、公安等中介经济人介入,来增强经济运作的稳定性、效益性、公开性、公平性。降低经济运作的成本,带来主体长期利益的增加和社会经济运作的良性循环,然而我国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运作中,主流是好的,也有
6、一些不尽如意的。 恩格斯《费尔巴哈论》中所述的:“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情欲—贪欲和权势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
7、heBank'scredit2008年石家庄三鹿奶粉案件就是例证,正是有些人的恶劣情欲,在奶粉中掺进了三聚氰铵,使全国上万名儿童中毒,全国有几千家中间销售商血本无归,三鹿集团最近也宣告破产,给全国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说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加速器,是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是市场经济竞争的黄金原则。 三、诚信建设是市场经济成败的核心问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大大增多了,一些诚信度较高的主体,急需一些高质量的征信和资信评价产品,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这方面的机构还远远不够,与欧美国家相比
8、差距更大,西方有90%的商贸活动采用信用结算方式,而我国只占20%,西方有一套诚信登陆监视机制,而我们还不健全,势必受制于他们,处于劣势,难以和国际接轨。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既要建立诚信机制,又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信用监管不力教训,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使之适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