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

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

ID:19900412

大小:295.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0-07

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_第1页
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_第2页
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_第3页
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_第4页
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内容提要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范式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阶段与特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反思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一、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范式(一)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二)社会转型的理论范式(一)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社会转型一般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其中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关于社会转型的解读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即僵化的、二元的、金字塔的社会结构向开放的、多元的、橄榄形社会结构转变。三是指社会形态变

2、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现代性的断裂性“现代性是在西方的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之下,历史发生‘断裂’的结果”(AnthonyGiddens)这种断裂主要体现在制度的断裂、观念的断裂、生活的断裂、技术的断裂和文化的断裂等几个方面。(二)社会转型的理论范式传统与现代的二元范式斯宾塞:“军事社会”vs“工业社会”腾尼斯:“共同体”vs“社会”梅因:“身份制社会”vs“契约制社会”涂尔干:“机械团结”vs“有机团结”麦克维尔:“一元社会”vs“多元社会”帕森斯:“模式变项”情感涉入/感情中立;集体

3、取向/个人取向;特殊主义/普遍主义;先赋性/自致性;扩散性/专一性现代化理论范式的滥觞:发展社会学A、依附理论(普雷维什、弗兰克和阿明)B、世界体系论(沃勒斯坦)1.现代化叙事2.马克思主义叙事:历史唯物主义PhaseIPhaseIIPhaseIII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PhaseⅣ亚细亚社会(中国、印度)古代社会(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封建社会(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变迁的基本动因:两大矛盾运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二、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阶段与特点(一)有关中国历史演进的理论观点(二)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史大论战(二)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阶段及特点(四)近

4、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总体特征历史退化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皇、帝、王、霸(北宋邵雍)“荣古而虐今,贱近而贵远”——康有为历史循环论王朝周期循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王朝周期循环史的背后实质上是经济管理的循环(参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王朝刚建立时安宁繁荣——人口增加和生产规模扩大——收入增多、国库充实——将人力和财力分散到公路、运河、防御工事、宫殿、宫廷铺张和边疆战争上——财政困难——为弥补财政亏空,便提高赋税——赋税增加,财政收入下降,公路和水利设施的整修

5、被忽视,生产率下降——饥荒、匪患和全面的农民起义,以及因边防的疏忽而招致游牧部落入侵——王朝覆没,新朝建立历史进化论严复:《天演论》康有为:《春秋经》里蕴含进化思想“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乱——治;小康——大同(一)有关中国历史演进的理论观点(二)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史大论战1、论战背景20世纪20~30年代,为给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革命确定理论基础,中国思想理论界主要围绕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究竟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问题展开的学术争论。论战的焦点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此后又论及中国社会史问题和中国农村性质问题。这场争论进行了3次,历史上简称“三次

6、论战”。2、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主要派别(1)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托派”(2)以陶希圣为代表的“新生命派”(3)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改组派(4)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3、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斯大林“五阶段论”的胜利斯大林: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夏商周)——封建社会(战国到184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思考与争鸣:1.中国到底有没有封建社会?2.“五阶段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危机,该如何重建共产党的执政意识形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

7、阶段及特点1.1840年——1895年2.1895年——1949年3.1949年——1978年4.1979年——至今1、1840年——1895年社会转型的特点(1)中国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洋务运动掀起器物救亡的高潮,开启中国技术现代化的先河2、1895年——1949年社会转型的特点(1)现代经济的增长缓慢而畸型化(2)城市化进程的停滞和畸型化(3)对外开放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4)社会分化呈现一种十分不规则的状态(5)以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为首要任务3.1949年——1978年中国社会转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