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99799
大小:6.46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07
《第七章 原腔动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原腔动物(Protocoelomata)内容提要: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重要寄生线虫的结构和生活史;轮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原腔动物的系统发生;棘头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寄生蠕虫的最新研究进展7/13/20211无脊椎动物学7/13/20212无脊椎动物学进化地位:原腔动物又称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过去包括线虫纲(Nematoda)、轮虫纲(Rotifera)、腹毛纲(Gastrotricha)、线形虫纲(Nematomorpha)及棘头虫纲(Acathocephala)等5纲。由于原腔动物中各类群在演化上的关系不很密切,形态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许多学者认为
2、,原腔动物中各类群应各自列为独立的门。原腔动物的共同特征:都是原体腔具发育完善的消化管体表被角质膜排泄器官原肾系统雌雄异体7/13/20213无脊椎动物学第一节线虫动物门(Nematoda)一、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角质膜(cuticle)——有上皮分泌形成的鞣化蛋白和胶原蛋白结构:3层=皮层+中层(基质)+基层(斜行纤维)蜕皮:脱去旧的角质膜,长出新的角质膜。7/13/20214无脊椎动物学2、原体腔(primarycoelom)皮肌囊(体壁)原体腔: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的剩余部份,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又叫假体腔、初生体腔。没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只有体壁中胚层,无脏壁中胚层。意义
3、:提供体内器官发展和运动的空间;有效的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有效的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运动加快。扁形动物没有体腔,皮肌囊以内为实质细胞。角质膜上皮——合胞体,向内突出形成侧线、背线和腹线纵肌层——典型的斜纹肌7/13/20215无脊椎动物学3、发育完善的消化管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具食道腺,进行胞外消化前肠(口、口腔、咽)——由外胚层内陷而成,内表面有由外胚层分泌的角质层中肠——由内胚层的单细胞构成,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场所后肠(直肠、肛门)——也由外胚层内陷而成,内表面有由外胚层分泌的角质层7/13/20216无脊椎动物学4、排泄器官:无纤毛和焰细胞●腺型:1~2个大的原肾细胞(
4、腺细胞)组成。自由生活的线虫属此型。●管型:1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由纵贯侧线内的2条纵排泄管构成,2管间有一横管。由横管处伸出一短管,末端开口,即为排泄孔。寄生线虫的多属此型。注意:原肾细胞与扁形动物的原肾管相区别。扁形动物的原肾管7/13/20217无脊椎动物学5、神经系统:围咽神经环侧神经节腹神经节触觉器官(头刺毛、唇乳突)头感器(amphid)尾感器(phasmid)寄生线虫的头感器退化,尾感器发达。7/13/20218无脊椎动物学6、生殖:♂/♀,雌雄异形,♂<♀,有孤雌生殖、共殖现象。生殖器官为细长管状。精子,一般无尾,呈圆形,可作变形运动。卵具壳。♂、♀虫交配,子宫内受精,
5、体外发育,有幼虫阶段,有蜕皮现象。7/13/20219无脊椎动物学二、代表动物——人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生活史及蛔虫病1、外形:体呈圆长型,侧线明显,口有3片唇片,4个乳突。腹唇腹唇背唇口7/13/202110无脊椎动物学3、体腔及运动:广阔的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虫体饱满鼓胀。纵肌伸缩时只能作弯曲的蠕动,即作波浪形运动。2、体壁:即皮肌囊(不完整)角质膜——含多种蛋白,抗宿主酶上皮层——合胞体,四条线肌肉层——只有纵肌,肌细胞与神经突起连接问题:为什么蛔虫没有被宿主的消化液所消化掉?7/13/202111无脊椎动物学4、消化系统:吸收宿主的半消化物质,无消化腺,
6、肠壁无肌肉层,具绒毛。雌虫的肛门在虫体末端;雄虫的肛门开口泄殖腔。5、呼吸和排泄在极低氧的肠腔内,行泛氧呼吸。排泄器官为管型,由1个原肾细胞衍生而成的“H”形管。6、神经背神经和腹神经最发达。背神经司运动;腹神经司感觉和运动;侧神经司感觉。围咽神经环分泌脱皮激素。7/13/202112无脊椎动物学6、生殖和生活史雌性:卵巢2→输卵管2→子宫2→阴道1→阴门→体外雄性:精巢1→输精管1→储精囊→射精管→泄殖腔→泄殖孔→体外交合刺囊1对7/13/202113无脊椎动物学生活史:(约60—75天,共蜕皮4次,寿命约为1年)受精卵(人体内)→4胞期卵(体外)→多胞期卵(有幼虫)↑↓蜕皮1次小肠
7、(成虫)←咽←气管←肺←心脏←小肠←口←感染性卵(2期幼虫)试分析说明人蛔虫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①蛔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无需中间宿主而直接发育为感染期卵,且蛔虫产卵量大(一雌虫每日产卵约20万粒);②感染期卵对温度、化学药物等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活4—5年之久;③与人们的生产方式、卫生习惯等有关,这种生活于土壤中的感染性虫卵易被人误食。7/13/202114无脊椎动物学人蛔虫感染及在人体内移行途径7/13/202115无脊椎动物学蛔虫病患者及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