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ID:19899715

大小:6.6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7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_第1页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_第2页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_第3页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_第4页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麥積山石窟,位於天水市南約40公里處的麥積山,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始建於十六國後秦時期,後代累有增修重建,綿歷1500餘年。現有洞窟龕194個,造像7200余身,壁畫1300余平方米,尤以泥塑藝術著稱於世,有東方雕塑藝術館之譽。麥積山以形似麥垛而得名,石窟即開鑿于山崖之上,原本互相連屬,唐開元年間當地地震,遂將石窟分為東、西兩崖,中間部分蹦毀。2011-10-01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西崖存窟龕140個,主要為西秦、北魏及西魏的作品;東崖存54窟,北周、隋唐及以後的作品多集中於此。麥積山石窟大部分是隋唐以前的作品,以七佛閣、萬佛洞、牛兒堂、寂陵等

2、最為著名。第4窟創建於北周,又稱上七佛閣,為麥積山最為精彩的一窟。窟內第1-5龕龕眉上的五組飛天,為我國古代唯一的繪塑結合的作品,既富於立體感和真實感,又具有空靈飄逸的特色,實為石窟藝術品中的佳制。雕塑是石窟內容的主體。早期四大石窟中,敦煌為泥塑,雲岡、龍門為石雕。而麥積山石窟則以泥塑為主,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其塑造的形象,以莊嚴的佛陀、慈悲的菩薩、虔誠的阿難、迦葉弟子,或者威武雄壯的天王、金剛,輕快的飛天及和藹的供養人等。有部分形象已突破宗教儀軌的束縛,淡化宗教神祕色彩。西崖東崖西崖大佛麥積山蜿蜒的懸空栈道和泥塑麥積山數百個石龕中,薈萃著上迄後秦下至清朝的十多個朝代的各種塑像

3、。麥積山石窟第四四號窟正壁主佛麥積山石窟塑像的源頭是俑像藝術,所受到的顯著影響就是將非人間的佛教形象,賦予人性的真情神采,使觀者欣賞時自然產生共鳴的情感。這種特質,在西魏時期的麥積山塑像表現得最鮮明。這尊主佛可謂是麥積山石窟泥塑造像的經典之作。佛像頭部作旋紋高肉髻,面形稍微豐圓,眉眼細長,小嘴薄唇,含蓄地流露笑意,眼光微微俯視,表情親切慈愛。衣褶刻劃疏朗流暢,下襬承繼北魏晚期的「裳懸座」而更顯細緻的質感,以多層重疊曲折的表現手法垂覆,特別的是,露出右腳腳裸。整尊佛像的神態,將佛陀的慈悲為懷,以及人間母愛的溫婉善良結合為一,右手揚掌向前,豎起五指,結施無畏,表明「能施一切眾生安樂

4、無畏」;左手舒五指而向下,作與願印,如流注如意寶珠或甘露水,「能令圓滿一切眾生之愛樂」。觀者彷彿能感受到佛陀消泯災難和悲苦的無邊力量,以及對真理的堅定不移。麥積山的造像是以佛菩薩為主。侍者的造像並不多,大概是當時的供養人不願意把錢用在侍者身上。但這處於第123窟內,有其中兩尊是作為侍者的童男童女像,成了不朽之作。133窟微笑的小沙彌1600多年的歷史傳承,東方雕塑館的美譽,尤其是那恬靜會心的東方微笑,面對這種曠世之美,有幾個人能不被她所折服呢?第009窟上方的千佛廊麥積山石窟第123窟右壁龕文殊菩薩(西魏)麥積山石窟泥塑講究以形傳神,神形俱備,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有著強烈的世俗

5、化傾向。麥積山地區因有江南水鄉的靈秀之美,向為隴上旅遊名勝。麥積山石窟第127窟後龕主佛背光飛天第127窟的壁畫居麥積山石窟之首,所繪維摩詰經變氣勢恢弘,技法圓熟,被認為是後世維摩詰大型經變畫的濫觴。窟中還有我國現存最大、最早、最為完整的西方凈土變壁畫,以及周穆王拜見西王母這種本土題材的作品。麥積山石窟北魏菩薩麥積山石窟北周第一二號窟正壁左側脇侍菩薩麥積山石窟北周第四號窟第二龕前廊正壁薄肉塑飛天麥積山石窟北魏伎樂飛天2011-10-01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p://www.52e-mail.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