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学)案_3_心力衰竭

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学)案_3_心力衰竭

ID:19895527

大小:6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7

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学)案_3_心力衰竭_第1页
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学)案_3_心力衰竭_第2页
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学)案_3_心力衰竭_第3页
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学)案_3_心力衰竭_第4页
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学)案_3_心力衰竭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学)案_3_心力衰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下载可编辑教案首页章节心力衰竭授课内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授课学时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心力衰竭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了解难治性心衰原因的分析、治疗手段掌握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教学重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尤其是心衰的代偿机制及心室重构慢性心衰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教学难点左心衰与能引起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的疾病鉴别:肺炎、支哮右心衰与引起水肿的疾病鉴别:肝硬化、肾病、心包炎收缩性与舒张性心衰的病因、治疗原则二者之间的不同点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

2、助教学法;临床照片演示法;比较法;提问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自制课件;Powerpoint软件教学参考资料《内科学》(全国高等教育院校教材)教学后记实际和临床联系密切为特点,通过文字图片的展示,优化课堂教学,增加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内容层次明确,画面清晰,美观,使课件演示与课堂讲授融为一体。专业资料精心整理下载可编辑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备注讲授新课列举举例举例讲授讲授  一、定义: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引起静脉系统淤血、动脉系统缺血。  二、分类:  1.按发生过程分急性和慢性。  2.按症状和体征分左、右、全心力衰竭。3.按机理

3、分收缩性和舒张性。三、慢性心力衰竭(CHF)  【病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起CHF。  1.心肌病变  ①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结构损害、心肌代谢障碍。  ②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2.负荷过重  ①压力负荷过重。  ②容量负荷过重。  【常见诱因】  1.感染: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SIE。  2.心律失常:房颤最多见。  3.水、电解质紊乱:妊娠、输液、盐过多过快。  4.过度劳累。  5.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6.治疗不当:洋地黄用量不足。  7.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  8.肺栓塞。  【代偿机理】  压力反射↑→交感神经↑→

4、HR↑+心肌收缩↑  CHF→每搏量↓→前负荷↑→心肌收缩↑→心肌肥厚周围组织摄氧↑  【左心衰竭临床表现】  1.症状  肺淤血: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痰、咯血  CO↓:疲劳、乏力、神智异常提问:急性和慢性是如何划分的?提问:你认为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提问:你认为还有哪些代偿机制?此部分为重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专业资料精心整理下载可编辑图片演示讲授图片演示图片演示讲授2.体征:原心脏病体征、HR↑、奔马律、P2↑、两肺底湿啰音  【右心衰竭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循环

5、淤血的表现: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上腹胀痛、黄疸、夜尿增多。2.体征:①颈静脉充盈;②肝脏肿大;③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④水肿:下肢、全身、胸水、腹水;⑤紫绀:周围性;⑥心脏体征  【辅助检查】  1.胸片:心脏大小、形态异常,肺淤血  2.心电图:无特异性  3.UCG:心脏扩大、EF↓(收缩性);心房扩大而EF不↓(舒张性)  4.血流动力学:LVEDP≥15mmHg让学生观看此胸片,除心力衰竭外,还应与哪些疾病鉴别?观看图片,回顾解剖知识,掌握静脉系统循环。提问:还有哪些疾病能导致下肢浮肿,单侧浮肿与双侧浮肿相同吗?活跃课堂气氛。专业资料

6、精心整理下载可编辑讲授举例举例讲授  5.右心衰:周围静脉压升高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不难诊断。  慢性心力衰竭的类型:左、右或全心力衰竭,收缩性、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程度:  分级: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

7、加重。  分期:A期:心力衰竭高危期,尚无器质性心脏(心肌)病或心力衰竭症状,如患者有高血压、心绞痛、代谢综合征,使用心肌毒性药物等,可发展为心脏病的高危因素。B期:已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如左室肥厚,LVEF降低,但无心力衰竭症状。C期:器质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力衰竭症状。D期: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治疗】  治疗目的:  1.缓解症状——纠正血流动力学。  2.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  3.延长寿命——防止心肌损害加重。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去除或限制病因,消除诱因。  2.一般治疗:休息、限盐、限水。  

8、3.基础治疗:强心、利尿、扩管。  4.治疗进展:ACEI、β-受体阻滞剂、ARB、起搏器。  (一)利尿剂  机理:降低心脏前负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