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80635
大小:640.5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0-07
《中医药治癌的思路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癌的思路与基因组学前言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传统医学。中医肿瘤学无论在肿瘤成因还是诊治思路方面与目前的基因组学颇为吻合,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为中医药学与基因组学结合研究肿瘤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一、对肿瘤病因的认识中医学把肿瘤的病因归纳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认为内因是先天不足,禀赋不充或在衰老过程中机体阴阳失衡,脏腑虚弱;外因是自然界中不正之气,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即环境因素。把饮食、劳伤、七情等后天因素列为不内外因。并强调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1]。《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2、”《灵枢·百病始生篇》:“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儒门事亲》:“积之成之或因怒喜悲思恐之气。”《疡科心得集》:“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二、对癌症患者出现的某些现象的认识解释原发性肝癌(PHC)AFP阳性;95%以上癌细胞端粒酶阳性;癌周围血管生长因子活跃;原癌基因被激活。中医学对癌症患者出现上述现象认为,机体阴阳失衡所致,同时表达了机体“返老还童”的要求,一旦调整得当,可能成为人类长寿的因素。因此治疗上强调整体调整。基因组学认为以上各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机体某些细胞生长、发育的需求,尤其是癌周血管生长因子活跃,如血管内皮细胞,通常倍增时间为
3、一年,但人体遇到某些特殊环境,如:创伤、胚胎发育、子宫内膜和胎盘形成时,其倍增时间可缩短到正常情况下的1%-2%。在实体肿瘤中,微血管网络承担着输送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废物的任务,是肿瘤生长、发展、转移的不可缺少的前提。三、治癌的思路与特色(一)环境致癌与环境治癌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现代科学业已证明了组成人体各种元素与构成地球各元素的丰度值曲线是平行的。环境致癌物给人类带来了癌星,也必将为人类提供癌的克星。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提出的环境致癌和环境治癌的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现有许多
4、实例足以证明。流行病学业已证明:癌谱随迁移的环境变化而变化。改水、食用加硒的农副产品,降低了克山病和肿瘤的发病率。旅游、侨居和经常食用异地粮、油、食品可纠正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地道中药材在防治癌症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2]。基因组学研究提示,某些环境因素可以干预癌的发生、发展,是因为这些因素强化了癌抑制基因的表达或使原癌基因失活。如家族遗传性多发性大肠息肉者如能长期坚持食用粗纤维食物,或及时切除多发性大肠息肉,可干预、避免大肠癌的发生。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的前瞻性调查结果证实,这种干预措施使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减少了近7成。(二)辨证施治与个体化治疗最近西方一些国家把我国东汉时期的医家
5、张仲景的塑像请进了一些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的神圣殿堂,是因为他创立了《伤寒论》六经分证和体质辨证。中医学诊治疾病须辨证论治,十分注重患者的体质特征、症候特点和用药习惯,认真进行辨证,实施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了疗效。如对癌性发热、疼痛的辨证,须分清其属性后,再进行对证治疗:基因组学研究表明,由于基因的多态性、药酶的多态性,即个人遗传基因的特点,在药品选用和用量、配伍等方面必须实行个体化治疗,方可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减少毒副作用。(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这是中医学治病的特点,其实质就是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其症状大相径庭,病理机制当然不同,即使是同一疾病的同一病期,存在着个体差异、季节
6、差异,在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下,其症状也不尽相同,治疗上应予相应的方药,这就是同病异治;不同疾病,如其症状相似,“证”的属性相同,即具有共同的病理机制,中医治疗的方药当然也类同,这叫异病同治。在癌症的治疗上,中医经常采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治则。如虽是同一类型的肺癌,中医治疗常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方药不尽相同;相反,不同癌肿在放疗过程中,均可出现阴虚证,由于其“证”的属性相同,则治疗方药类同,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基因组学研究表明,由于基因的多态性,即使同一种癌,如同样为乳癌,其临床症状大不相同。白血病也是这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顾龙君教授根据每个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的症状、体重、承
7、受能力等特征,选用不同的方案、剂量,使该病完全缓解率达96.6%,5年生存率超过8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人对胃肠癌和乳腺癌细胞株实验研究中发现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5-FU敏感性的关系:胃癌治疗中发现:变异型纯合子T/T对5-FU的疗效为83.3%;而C/T为15.2%;C/C为8.3%。但同一基因缺损可引发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如GJB6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性听力障碍和遗传性皮肤病——克鲁斯东综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