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74904
大小:503.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07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化学毒物危害及控制(1408安监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毒物危害与预防和控制目录一、毒物的基本概念二、毒物的毒性指标三、高毒物品与职业中毒概论四、预防和控制一、毒物的涵义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小剂量后,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化学毒物一个是要有剂量的概念,通常指相对小量;另一个是对生物体的作用方式,要排除单纯的物理作用所造成的损害。由于化学毒物不是人体固有的,一些学者主张以“外源性化学物”一词代替“毒物”,但“毒物”仍是目前常用的名词。(有毒与无毒是相对的)毒物和药物都是外源性化学物,两者无绝对界限,如砷的无机
2、化合物、亚硝酸钠等既是公认的毒物,也是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而治疗药物超过一定剂量引起中毒事故也时有报道。外源性化学物来源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大量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目前常见的化学物质多达6~7万种,包括工业化学品、农药、环境污染物、医用化学品以及军用毒剂等。此外,每年还要人工合成至少1000余种新的化学物质。了解毒物的不同来源,可掌握人接触毒物的诸多机会。1.工业毒物: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助剂、中间体、成品、副产品、杂质和废弃物等。2.环境污染物:(1)工业毒物处理不当,可造成环境污染,如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可通过空气
3、、水、土壤直接或间接侵入人体。(2)生活性污染:例如房屋装潢用料或家具中所含甲醛、苯等毒物污染空气;日用化学品、化妆品中含有禁用的毒物或毒物含量超标;食品被污染或含有不合格的添加剂、防腐剂或色素等。(3)农药污染:各种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在食品中的残留;误服农药或用以谋杀。(4)地球化学因素:如不同地区的空气、土壤、水源中含有不同的化学物,常见有砷、硒、汞、氟及其化合物等,可产生地区性中毒性疾病。又如火山喷射,可散布大量硫氧化合物、硫化氢等。3.药物:目前处方药物已达20000余种,非处方药物则更多。作为外源性化学物,药物中毒及
4、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药物滥用,包括酗酒、吸毒如海洛因、吗啡、苯丙胺等,危害严重。4.军用毒剂:指用作化学武器的化学物。5.其他:如植物毒素、动物毒素、细菌毒素、真菌毒素等,这些都与职业中毒关系不大。二、毒物的毒性指标毒性是指毒物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由毒物的理化性质等诸多因素决定。从毒理学角度而言,毒性可分为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及慢性毒性,主要取决于染毒限期。1、急性毒性:系指24h内一次或多次染毒的毒性结果。常用的指标有:(1)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即染毒动物半数致死亡的剂量或浓度。这是根据剂量-反应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
5、后得出的数据。(2)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即为一组受试动物中,引起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LMD或LMC,即一组受试动物中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即一组受试动物中全部存活的最高剂量或浓度。在急性毒性的评价中,常进行急性毒性分级。但各国学者对毒物的急性分级标准不很统一。一般按动物经口或涂皮时LD50或吸入4hLC50值将急性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和低毒。2.亚急性毒性:指染毒期限少于3个月。3.亚慢性毒性:指染毒期限为3-6个月。4.慢性毒性:染
6、毒期在6个月以上,甚至为动物的终身实验。毒物的毒性和危险性是两种概念毒物的危险性(hazard)是指接触毒物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即表示接触毒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期频率。低毒物质不一定危害小,而高毒物质若采取严格防护措施,也可防止危害发生。全面认识化学物的毒性与危险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可对毒物对人群的危害作出正确的评价。毒物对人体危害的类型毒物对人体危害的性质及程度取决与接触毒物的品种、剂量、体内转化及排泄等,也与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全面了解这些情况才能对毒物的危害有较完整的认识。1局部作用:具有刺激、腐蚀性的毒物,如强
7、酸、强碱或某些药物等,可对接触部位如皮肤、黏膜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灼伤;例如一些毒物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痤疮、毛囊炎、色素变化等。牙酸蚀病也是毒物局部作用的后果。2中毒:由于外源性毒物进入体内,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引起疾病或死亡,称中毒。3过敏反应:某些毒物可引起变态反应,这是一种免疫损伤反应,发生机制主要与机体敏感性有关。毒物对人体危害的类型4非特异性危害:劳动过程中,接触毒物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通过其他机制,诱发某种疾病或致使原有疾病加重,或导致发生工作有关疾病等等,称毒物对人体的非特异性危害。由于对这一作用的干扰因素很多,
8、认识并不一致,且目前尚缺少足够的依据以及临床实践资料,这方面问题尚待深入研究。5致癌、致畸、致突变:传统上不将这些作用包括在中毒概念中,而随着学科研究技术和理论的不断深入和提高,很多学者主张将这些的生物效应作为毒作用范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