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66058
大小:118.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07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入选事件】 1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诞生。 解读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条例》规定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鼓励外商到经济特区投资办企业,赋予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方面更大的自主权。《条例》从法律上宣告了经济特区的诞生,掀开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史的第一页,同时把“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增强了外商投资的信心,赋予了特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成为特
2、区改革开放的“尚方宝剑”。深圳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深圳经济特区30年来在改革探索中的做法,为全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经验。(方兴业) 【入选事件】 2 1980年,“炒鱿鱼”、打破“铁饭碗”,深圳在中国内地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和配套制度。 解读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蓬勃发展,80年代初,深圳经济特区经济成分愈发多元化,这种格局决定了不能再实行国家统包统配的用工制度。1980年,深圳首先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进
3、行劳动合同制度改革试点,深圳的劳动用工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劳动关系也由政府与工人确立转变为企业与工人确立,企业员工双向选择,在全国率先打破了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炒鱿鱼”一词开始走向全国。(潘若濛) 【入选事件】 3 1981年,深圳国际商业大厦建设推出“工程招投标”方案,开创中国内地工程招投标先河。 解读 国际商业大厦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起初打算指定承建单位,后来改为招标方式,让中外建筑企业自由竞争,整项工程的造价降低了940多万元,建设工期从两年缩短为一年半。随后,该方式在全市得到普遍采用,有
4、效加快了特区建设进程。各省市也纷纷在基建工程中引入招投标。时至今日,深圳绝大多数基建工程都采用这种公开透明、高效低价的建设方式。(吴凡) 【入选事件】 4 1981年,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 解读 1981年3月10日,经当时编办批准,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宣告成立,从而拉开了中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帷幕,使房产管理从过去的行政性、福利性,走上了专业化有偿服务的管理轨道。 随后,深圳物管覆盖面从开始的住宅扩大到写字楼、商业楼和工业区,甚至延伸到机场、码头、车站等
5、公共场所。目前,深圳共有1200多家物业管理公司。无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来说,深圳的物业管理都远远走在全国前列。(孙锦) 【入选事件】 5 1982年,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解读 1982年11月22日《深圳特区报》头版,一篇题为《从南山到大鹏湾》的新闻报道,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首次见诸报端。1984年2月24日,这一口号得到小平同志的首肯并开始走向 全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贯穿上世纪整个80年代直到90年代中期,成为
6、打破思想禁锢、激励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大业的时代强音。(陈颖) 【入选事件】 6 1982年,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逐渐取消粮票和粮本等各类票证,终结了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 解读 1982年,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物价体制改革试验。1984年,深圳对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重达91.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革关。取消一切票证深圳比全国的时间提前了10年。 价格改革它标志着深圳坚定地选择了市场经济的方向,并成为全国打破僵化的计划价格管理体制的示范。(王敏)
7、 【入选事件】 7 1982年,深圳推出工资改革试点,改革劳动分配制度,在中国内地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 解读 1982年,为解决外资企业工资分配与传统工资制度相冲突问题,深圳首先选择两家中外合资企业——竹园宾馆和友谊餐厅进行改革试点,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力图合理拉开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克服平均主义弊端。深圳的改革将市场机制引入了工资分配领域,落实了企业工资分配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杨丽萍) 【入选事件】 8 1982年,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正式
8、创刊,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权威媒体和第一大报。 解读 1981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