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导管术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起点

右心导管术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起点

ID:19864191

大小:1.6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7

右心导管术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起点_第1页
右心导管术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起点_第2页
右心导管术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起点_第3页
右心导管术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起点_第4页
右心导管术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起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右心导管术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起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右心导管术——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起点CHENHZ动物实验研究开始于1844年。法国生理学家ClaudeBernard从马的颈静脉和颈动脉,置入心导管达右心室和左心室。并命名其为心脏导管术。1876年他报告一系列动脉实验的结果,引起学者的关注。BernardC:Leconssurlachaleuranimal,Paris,BaillereetFils,18761870年,德国生理学家AdolphFick提出用心脏导管术可测定心排血量的方法。FickA:UberdieMessungdesBlutqu

2、antumsindenHerzventrikeln.SitzderPhysik-MedgesWurtzberg1870根据Bernard和Fick的概念,1895年德国生理学家OttoFrank和1918年英国生理学家ErnestHenryStarling取得心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1918年英国生理和药理学家HenryHallettDale取得药理学的研究成果,他于193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体实验研究1929年工作于柏林附近Eberswald的一家医院,25岁的德国外科医师WernerFo

3、rssmann首次发现在人的尸体中经周围静脉能轻易地将导管置入右心房并注射药物。同年,Forssmann秘密地(因为上级医师不同意)在人体中进行试验,对象就是他自己。他在一位外科护士的帮助下,在手术室切开他自己的一根左肘前静脉,把一根输尿管导管送入静脉,然后走下一层到X线诊断室,在X线护士的帮助下透视观察导管的走向,并拍摄下X线片证明导管到达右心房。历史上第一张右心导管照片输尿管导管顶端到达Forssmann右心房的照片此后2年时间里Forssmann继续进行右心导管术的研究,包括6~9次在他自己身

4、上作试验。但心脏导管术的安全性及其潜在价值,始终未能得到他当时同事们的理解,Forssmann只好放弃研究,改而从事泌尿外科工作。临床应用与推广然而毕竟还是有人理解和欣赏这项技术。1930年Klein报告施行11例右心导管术,包括把导管送入到右心室和用Fick的方法测定心排血量,两例无心脏病者测定结果分别为4.5和5.6升/分。1932年Padillo等报告施行两例右心导管术和测定心排血量的结果。其后作系列研究和临床工作的是AndreCournand和DickinsonRichards,他们用右心导

5、管术作了大量的右心生理学研究。Cournand,Forssmann和Richards由于他们发现有关心脏导管术和循环系统的病理变化,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1941年后右心导管术广泛应用于测定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各心腔血液氧含量,心排血量,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反映肺静脉压和左心房压的肺“毛细血管”楔嵌压。打开心血管病介入诊断之门右心导管术之树枝叶繁茂20世纪50年代发展了左心导管术,[经周围动脉逆行(1950年Zimmerman),经大隐静脉心房间隔穿刺等],用

6、穿刺周围动脉或静脉的方法送入导管,取代血管切开,减轻手术创伤性(1953年Seldinger)。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发展了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特别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959年Sones);还有心腔内心电图、房室束电图、心腔内心音图、选择性染料、氢离子和温度稀释曲线以及心脏电生理检查等。各种介入诊断法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了带球囊的心导管术,特别是Swan-Ganz(1970年)带球囊自动漂浮心导管术,X线透视可监测左、右心充盈压、心排血量等,尤其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流动力监测。1971年Bom等

7、用带超声探头的心导管置入左心室内记录心脏结构的二维图像。1989年Yock等和Pandian等用此项技术记录人冠状动脉内的二维图像。心导管术从介入诊断到介入治疗1958年Furman经周围静脉将导管电极置入右心室施行临时性起搏治疗。1962年Dotter和Judkins用同轴套叠导管行粥样硬化狭窄的周围动脉扩张术。1963年Fogerty等用球囊导管施行动脉血栓栓塞取出术。1977年Grüntzig施行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在此基础上其他学者发展了斑块旋切(1987年Simpson)、旋磨、激光

8、消融(1985年Macruz等)、超声消融、血栓抽吸、裸支架置入(1987年Sigwart)、药物洗脱支架置入(2001年Sousa)、可降解支架置入等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冠心病1966年Rashkind和Miller用带球囊心导管施行房间隔缺损成形术,作为完全性大血管错位姑息性治疗。1971年Porstmann施行经皮未闭动脉导管封堵术所用封堵器由塑料海绵发展到双面伞、蘑菇伞。1976年King用双伞闭合器经静脉封堵心房间隔缺损,发展到蘑菇伞。1988年L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