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民族器乐ppt

通识课——民族器乐ppt

ID:19860558

大小:5.94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8-10-07

通识课——民族器乐ppt_第1页
通识课——民族器乐ppt_第2页
通识课——民族器乐ppt_第3页
通识课——民族器乐ppt_第4页
通识课——民族器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识课——民族器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民族音乐广义的民族音乐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音乐。在我国,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由中国作曲家接受欧洲音乐影响创作的歌曲、器乐曲、交响曲、大合唱、轻歌剧、新歌剧等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狭义的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固有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

2、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的范畴。如果按使用的人群为分类依据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鉴于此,本课程涉及的应当是广义的民族音乐概念,也就是教科书所称的“民族民间音乐”。在内容上,简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民族器乐部分,重点介绍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概况、常规民族乐队的构成与编制、民族器乐的种类及其代表性乐曲。第一节民族音乐的分类中国民族音乐大致可分为五类: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一、民间歌曲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出来的、最能直接

3、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民歌按歌唱场合和艺术特点,又可以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和长歌。二、歌舞音乐歌舞音乐指的是伴随着民间舞蹈的歌唱和器乐演奏。汉族地区有龙舞、狮舞、秧歌、花鼓、跑旱船、太平鼓、竹马灯、高跷等。三、说唱音乐说唱艺术是说(白)、唱(腔)、表(作)三位一体的艺术。有鼓词、弹词、渔鼓、琴书、牌子曲、杂曲、走唱、板诵等类别。四、戏曲音乐戏曲,是演员在舞台上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装扮角色(剧中人物)表演故事,以情、理、艺来动人、教人、娱人的戏剧艺术。五、民族器乐中国民族器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

4、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和吸收西方作曲技法法创作的音乐作品。第二节民族器乐民族器乐: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用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具有不同民族特色或地方风格的音乐。吹管独奏音乐;弹拨独奏音乐;拉弦独奏音乐;丝竹、吹打合奏音乐;打击、弹拨合奏音乐;民族管弦合奏音乐。周代时时候,古人就按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作“八音”分类法。按照中国民族音乐的演奏方式人们习惯将乐器分为“吹、弹、拉、打”四类。民族乐器的分类:竽,古代吹奏乐器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其形状如笙而较大,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多有吹竽的图象(《中国

5、音乐史图鉴》,竽属匏类乐器。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制,髹绛色漆。设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径约0.8厘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长者78厘米、最短者14厘米。分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唐代竽三支。吴竹竽二支,分别长87、78.8厘米。斑竹竿一支,长91.8厘米。竽斗木制,髹漆,十七管,有细长的吹嘴。与当时的十七簧笙相似。《旧唐书·音乐志》:“今之竽笙,并以木代匏而漆之”。(一)吹奏乐器我国的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

6、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吹奏乐器的介绍:箫箫的由来:箫在汉魏六朝时代称为逐(加竹头),逐(加竹头)是从我国西北羌族地区传到中原地区的,最初只有四个按孔,西汉京房(公元前77年--前37年)在背面加一孔,才有了五个按孔。晋代乐工列和在公元前247年左右所吹的笛(箫),已有六个按孔,与今天的箫差不多。在唐代有一种称为尺八的吹管乐器,形制与今天的箫相似。箫排箫笛笛的由来:古称横吹、横笛。原流行于西

7、北少数民族地区,汉代传入长安,后流行于全国,为民间常用的乐器之一.种类:梆笛、曲笛曲目:《五梆子》、《姑苏行》赵松亭、冯子存、俞逊发、戴亚口笛3:唢呐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传统唢呐、改良唢呐(高、中、次中、低)代表人物:任同祥、胡海泉作品:《百鸟朝凤》、《打枣》等。传统唢呐中音唢呐管子管子流行于我国北方,古称筚篥或觱篥。约于公元581-618年(

8、隋)由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传入中原。隋唐的九部乐、十部乐中筚篥都是十分重要的乐器。唐代,随着音乐文化的东渐,他也传入朝鲜、日本。今日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