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伴随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股份公司大量出现,传统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渐显疲惫,如何调节经理人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焦点。经理人和股东实际上是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委托经理人经营管理公司资产,经理人与股东的目标并不总一致,股东希望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人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股东与经理人存在道德风险,正是在委托-代理的矛盾下,股权激励制度孕育而生。它通过让经营者分享剩余收益,协调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使二者的利益趋于一致,从而激励经营者创造优秀业绩,达到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并逐渐被各大
2、公司采用。一、股票期权的含义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予持有者一种在未来特定的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事先确定好的购买价格叫行权价格,在实践操作中行权价格有可能与公司授予期权股票市场价格相等,也有可能不等,不等时行权价格一般比市场价格低。当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股价上涨,经理人员就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购买本企业股票,成为本企业股东,并取得股票期权收益,收益金额为行权价与行权日的市场价格之差。经理人员为了使企业股价上升更多,以便个人取得更多的收益,就必然努力工作使企业业绩上升,股东必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投
3、资回报。经过美国等国家企业的实践可以证明股票期权制是一种“双赢”的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励经理人员为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二、股票期权的确认股票期权的确认,实际上是对劳动报酬与股票期权之间的关系以及股票期权价值的确认。从理论上讲,股票期权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即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内在价值指在股票期权授予日的股票期权受市场利率等各种因素影响形成的价值,时间价值是股票期权授予日到行权日股票期权随时间流逝发生的变动价值。但在实际上,企业设计股票期权方案时,往往是以预期企业未来价值的增长为前提的,行权价往往比未来每股价值低,其间的差额为补偿成本
4、。这种补偿成本与股票期权在价值量上是相等的。从实际情况看,股票期权价值的确认可以转化为补偿成本的确认。所以,要确认股票期权价值,就要确认股票期权的补偿成本。股票期权补偿成本是列入成本,还是利润分配,是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三、股票期权的计量(一)计量基础的确定。股票期权计量的核心问题在于确定其计量基础。股票期权不存在历史成本。因为它是一种远期合约,合约签订时只是确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合约标的物并没有实际交易;而且股票期权合约的计量与其标的物股票的计量性质不同,也许股票具有历史成本,但股票期权却不存在历史成本。那么,股票期权
5、该如何计量呢?现在通常使用企业股票市价超过行权价的差额或公众认可的价值(即公允价值)来评定期权价值,但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也各有偏重。(二)西方采用的计量方法。以美国为典型,股票期权的计量方法有两种:1、内在价值法。内在价值是指企业股票市价超过行权价的差额,内在价值与股票价值呈正比例关系。差额越大,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越高;反之,差额越小,其内在价值就越低。在应用中分两种情况:(1)固定型股票期权,是公司事前可以确定股票期权给予日员工认购期权数和行权价格,即固定型股票期权,这时股票期权给予日即为股票期权价值的计量日,则股票价值=(计
6、量日股票市场价格-行权价格)×股票期权数量;(2)可变动股票期权,是公司事前无法确定股票期权给予日员工认购期权数和行权价格,即可变动股票期权,这时给予日就不是计量日,股票期权价值应从给予日起至每年末予以估计,股票期权价值=(每年末股票价格-估计或已确定行权价格)×估计或已确认股票期权数。第一年估计期权价值在持有人服务年限内摊销,第二年再估计时,如果与第一年估计的有差异,则按会计估计未来适用法处理,直至认购股票期权和行权价格均确定时,再一并调整股票期权总价值。其会计处理程序比较繁琐,不仅缺乏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而且难以适应复杂的股票期权和
7、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因此,内在价值法遭到各方面的批评。2、公允价值法。法律意义上的公允价值是指得到公众认可的价值。涉及到上市公司时的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一般采用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确定,而且一经确定,就不再发生变化。因此,会计期末不必如内在价值法一样需要复杂的会计调整,避免了内在价值法下按照不同类型的股票期权进行不同处理的混乱状况,具有内在一致性。从发展的角度看,公允价值法的适用范围广泛,它不仅适用于股票期权,也适用于其他衍生金融
8、工具。但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往往要确认一大笔费用,从而对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企业的利润形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股价,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公允价值法遭到了来自微软等大型高科技公司的强烈反对。就目前美国的现实状况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