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51960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6
《历史与艺术的高度融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与艺术的高度融汇《风流才女石评梅传》序张韧一位青年评论家给我一份《北京晚报》,意思是让我看一看名作家柯兴的《师魂》以及它引用拙作的一段话。但我感兴趣的并不是当年评论《风流才女石评梅传》的那段肤浅的文字,而是柯兴缅怀启蒙女教师的这篇情深味浓的很漂亮的散文,它道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规律性现象,即作家的审美情感与心理意蕴对创作的深刻影响,它每每给作品意象打上了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烙印。我以为新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突破与深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不仅强调文学是生活源泉的反映或表现,而且认识到文学是感情艺术,是精神个体性(别林斯基语)现象。正如勋伯格所云:一件艺术品,只有当它把内心中激荡的感
2、情传达给听众的时候,才能由此引起听众内心情感的激荡。应该说,今日之作家大都注意在作品中充灌感情,可是为什么有的能够拨动读者情感的心弦,感人至深;有的却情飘意缈、矫情上浮而令人讨嫌呢?美学史告诉我们,中外文学拥有生命力的精品所灌注的情感不是,那种虚泛、浮华的稍纵即逝的情感,而是生活阅历给予的、经历内心深刻体验与生命燃烧的真正感情,是烙有作家个性印痕的、具有审美性的情感。惟有这一个情感潜潜流动于作品之中,方会唱出一个真正文学家极为宝贵的自己的声音(屠格涅夫语)。长篇传记文学《风流才女石评梅传》的主人公石评梅,我在北大读书时已知道她是五四时代名噪京都文坛的女诗人。她那凄婉清丽的诗篇
3、,陶然亭公园里她与高君宇双双并立的白玉墓碑,唤起了我对她敬慕的感情、了解她生平事迹的愿望。然而,我查遍了当时几部现代文学史著,却没有找到她的名字。浩劫年代给我心灵留下了道道伤痕,而高石之墓惨遭的不幸便是其中之一。随着邓颖超同志《为题(石评梅作品集)书名后志》的发表,高石之墓重新回到印有他们生前足迹的陶然亭湖畔,我欣喜之中有一种朦胧的预感:石评梅传将在有识之士手中诞生,我六十年代初期的宿愿该是实现的时候了。果然,作家柯兴同志描写石评梅的长篇传记小说《风流才女石评梅传》问世了。我的这篇序文,自然是尊重友人嘱托而作,也是假此短文了却一份心愿,以表达我对石评梅的敬慕之情,和对当代文学
4、第一本写她的传记作品的良好祝愿。序这类文体,分为自序与他序。后一类,多是写于书的出版之前,评述作品和,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好读者的向导。可是这篇小序却不是这样的,他写于《风流才女石评梅传》问世之后,而且很少连载文学作品的《光明日报》居然将它连载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连播了两次,在读者中间赢得了广泛、热烈的反响。而且,作品已荣获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评选的首届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以及首届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这时写这部作品的序文,它的使命就不再是一般性的作品与的评介,而是应该探索这部作品为什么得到读
5、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喜爱?它的成功奥秘究竟在哪里?五四时代的才华洋溢的女诗人右评梅,以及她同革命先驱者高君宇又是圣洁又是凄婉的爱情故事,知之者不能算少;到过陶然亭公园,瞻仰过高、石之墓的游客,何止千万?可是,我们要追寻的是,为什么独独柯兴写出石评梅传记文学《风流才女石评梅传》?或者说,一些石评梅的小说及电视剧本之中,为什么他的作品最为激动读者呢?传记文学,顾名思义,它是传记与文学的合壁。所以,倘要踏入这座辉煌的宫殿,而且还要取得成功的话,在多种因素之中,我以为关键在于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其一,恰当的选择。选择读者所关注的(至少是读者有了解兴趣的)传记对象;其二,对传记对象的文学
6、化、艺术化的水平。前者是史学,后者是美学。惟有历史与审美二者的高度融汇与溶合,才会取悦和征服今日的鉴别力愈来愈高的读者。从作品所选择的对象说,石评梅的二十八个春秋年华尽管太短促、太匆忙了,然而她的身世、诗才、悲剧的爱情与坎坷的命运,都带有凄婉、圣洁以至奇异的色彩,是人生旅程的历史不多见的现象。她的女高师同学、挚友庐隐说,石评梅的一生,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凄艳的长诗,是一部恸人魂魄的哀婉的悲剧。是的,石评梅以其爱神、诗神、女神融然一体的人生,用她的生命火花蘸着泪水所写下的悲剧的长诗和长诗的悲剧,不仅仅属于五四时代的,对于今天的时代读者仍然具有心向往之的吸引力和启迪心扉的价值。石评梅
7、生活的时代是大起大落、波翻浪涌的时代,从五四涌来的风暴到退潮;从北伐大革命的高潮到白色恐怖的革命低潮,在这先后两道巅峰与峡谷之中,中国知识界在剧烈地动荡和分化着。走上政治与文学舞台的知识女性,既有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社会革命活动家与革命文学家,也有落荒、退隐、沉沦以至滑向与历史背道而驰的人物。石评梅则属于另一世界的女性。现代的革命史与文学史,将大量的篇幅给予了站在时代的两个极端的人物,而像石评梅这一类型的则难得一席之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风流才女石评梅传》所选择的传记对象,别具慧眼,它没有趋时若鹜,没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