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针灸推拿养生ppt课件

第七讲 针灸推拿养生ppt课件

ID:19848751

大小:4.62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7

第七讲 针灸推拿养生ppt课件_第1页
第七讲 针灸推拿养生ppt课件_第2页
第七讲 针灸推拿养生ppt课件_第3页
第七讲 针灸推拿养生ppt课件_第4页
第七讲 针灸推拿养生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讲 针灸推拿养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养生学主讲:章程鹏养生康复教研室1学习内容保健针、灸、按摩2概述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一定的穴位,运用迎随补泻的手法以激发经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旺盛起来,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的养生方法。3概述保健灸法: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益寿延年的目的的养生方法。4按摩,古称按蹻,是我国传统的摄生保健方法之一。主要运用手和手指的技巧,按摩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目的的养生方法。5拔罐刮痧6刮痧(Skinscraping),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等在皮肤相

2、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拔火罐疗法又称“角法”,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经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

3、7针刺保健灸法保健按摩保健经络腧穴《灵枢·经别篇》:“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拔罐保健刮痧保健8经络的功能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9经络系统十二正经(十二经脉)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即督、任、冲、带、阴

4、跷、阳跷、阴维、阳维十二经别络脉:十五络脉、孙络、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10经脉循行规律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十四经脉循行顺序规律:中焦-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督脉-任脉-手太阴肺经。11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

5、,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12针灸穴位图谱13保健针、灸、按摩的作用针刺保健:通经络调虚实和阴阳保健灸法:温通经脉,行气活血培补元气,预防疾病健脾益胃,培补后天保健按摩: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平衡阴阳14保健常刺激的经络---足太阳

6、膀胱经保健常刺激的经络--保健常刺激的经络--1、足三里---长寿要穴定位:膝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 功效:全身强壮要穴,健脾胃, 益气血,提高机体免力和 抗病能力 “要想身长安,三里常不干”针、灸、按摩常用保健穴位192、曲池---降压定位:屈肘,肘横纹尽头 功效:调整血压,明目。适用于老年人血压高,视力减退203、三阴交---安神、调经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功效:增强腹腔脏器功能,尤其是促进生殖系统的健康214、关元---癃闭、崩漏定位:脐下3寸,腹正中线上功效: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刺法:斜刺0.5寸,得气后

7、即可出针225、气海---强壮定位:脐下1.5寸,腹正中线上功效: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刺法:斜刺0.5寸,得气后即可出针236、神阙---强壮定位:脐正中处功效:保健要穴,补益阳气,温肾健脾★灸法:间接灸,隔姜/附子饼,隔盐灸“凡用此灸,百病顿除,益气延年”《扁鹊新书》247、膏肓---祛肺疾定位: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功效:强壮要穴★灸法:直接灸,15至30分钟,艾柱7~15壮膏肓258、中脘---健脾胃定位:脐上四寸,腹正中线上功效:强壮要穴,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灸法:直接灸,15至30分钟,艾柱7~15壮269、涌泉

8、---强心益肾定位:脚趾卷曲,前脚掌中心凹陷处功效:补肾壮阳,养心安神★长灸此穴,健身强心,延年益寿279、太冲---疏肝泻火定位: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活血针灸:直刺0.5~1寸。按摩:有明显的酸胀感效果好又称“消气穴”人在生气后按此穴,有消气作用。可缓解人因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