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与实生物”

释“与实生物”

ID:19844838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6

释“与实生物”_第1页
释“与实生物”_第2页
释“与实生物”_第3页
释“与实生物”_第4页
释“与实生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释“与实生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释“和实生物”——兼论当代中国社会理念的转型陈伯海摘要:中国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核心理念则可以一个“和”字来表示。“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乃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共识,“和实生物”则是对这一共同的见解给予理论上的总结。“和实生物”命题的要点有三:在“和”的体性问题上,必须树立“不同而和”的观念;其运作方式,或可概括为“和而不同”;“和”的功能,则是“和故能生”。“和实生物”作为传统文化的精义,自近代以来却因为“竞争”与“革命”等观念的发扬而受到冷落,这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密切相关,也同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的

2、剧烈动荡分不开。但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民族的现代化,是在一个较为狭窄也较为紧迫的时空范围内展开的,面临的矛盾与冲突亦更为复杂多样,它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力争将各种对立的因素和斗争的力量消纳、化解到一体化建构的良性互动中去,这就须得重新启动古老的“和”的智慧,让“和实生物”一语再度焕发光彩。关键词:和实生物;多元一体;社会转型中国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核心理念则可以一个“和”字来表示,或者借古人的成语“和实生物”用为概括。人们常奉以为理想境界的如天人合一、群己互渗、身心调协等,都

3、离不开这个“和”的规定;而当前所倡扬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更是汲取了古老的“和”的智慧,有必要就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一)“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由西周末年史伯的“和实生物”一语得到初步完整的表述。史伯在与当时任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的对答中,批评周王弃离贤明而接近谗慝为“去和而取同”,由此生发出下列议论:8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

4、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性,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国语》卷一六《郑语》。这段话语是“和实生物”命题的正式发端,也是传统的“和”的观念的最早而亦最具哲理性的阐发。当然,这并不能纯然归功于史伯独家之见。早在《易经》的卦象与卦爻辞里就已形成万物交感为泰、为吉的想法,如泰卦即以坤上乾下为象

5、,象征阴气与阳气的对流互通《易·象传》云:“天地交,泰”,又《彖传》云:“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可参。,而否卦却以乾上坤下为象,意味着对流的终止和事态的凝固。再如《尚书·洪范》篇里亦曾对“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材质)作出明确的界分,并引发出五行交相为用的思想萌芽;《吕刑》篇在讨论执法依据时提出“惟齐非齐,有伦有要”的原则,主张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行使统一的法令。这里实质上均已蕴含着“和”的理念。而与史伯约略同时或稍后的虢文公、伯阳父、单襄公以及春秋中叶的师旷、医和、子产、晏婴诸人,他们的言谈中也常涉及万物和协的原

6、理。可见“和”乃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共识,“和实生物”则是对这一共同的见解给予理论上的总结,其可注意之点,一是将“和”与“同”作了明确的区分,二是突出“和”具有“生物”的功能,这也就构成了传统“和”文化的精义所在。百家之说兴起后,儒、道两家都对“和”的观念作了进一步发挥。儒家侧重从社会人事方面展开“和”的应用,如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其弟子有若宣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鼓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等等。由于他们的关注点集中在人际关系上,将调

7、协与化解矛盾以求得平衡发展作为追求目标,于是“和”便同“中”结合起来构成“中和”的概念,被儒者奉为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它使得传统的“和”的观念有了一个可掌握的“度”,但也给“和”的创生功能带来某种调和与限制的色彩。与儒家发扬“人和”、“中和”的倾向不同,道家侧重从自然与心灵的角度来把握“和”的作用,或可称之为“天和”与“太和”。如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今本《老子》第四十二章。,庄子曰“至阴肃肃,至阳赫赫……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都是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会合作为事物发生的动因,较之史伯拿

8、五行相杂来解释百物的告成,在生化功能的阐说上似更见圆到。此外,道家还特别讲求人心之超越物累,以进入与天地合德的境界,所谓“和曰常,知常曰明”帛书本《老子》甲本第5页,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按:今本《老子》在“和曰常”句前衍一“知”字。,“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这亦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