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凤凰难自舞

末世凤凰难自舞

ID:19840857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6

末世凤凰难自舞  _第1页
末世凤凰难自舞  _第2页
末世凤凰难自舞  _第3页
末世凤凰难自舞  _第4页
末世凤凰难自舞  _第5页
资源描述:

《末世凤凰难自舞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末世凤凰难自舞关键词:王熙凤;现代女性意识;个性魅力;时代特征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在书中刻画的众多人物中,王熙凤是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对于她的评论历来是贬过于褒,赋予其性格的形容也多为圆滑、贪婪、狠毒等。本文就王熙凤的个性作以分析,揭示其性格中隐含的现代女性的意识。在《红楼梦》中描写了两个世界,即大观园的女儿世界和贾府的男人世界,这两个世界则构成了《红楼梦》亦真亦幻的意境。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王熙凤是唯一一位身居于大观园之外的人,她凭借这自身的管理才能活动于荣宁两府,成为了两个世界相互通连的桥

2、梁。同时也成为了《红楼梦》中一枚耀眼的金钗。王熙凤是曹雪芹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也是塑造的最为成功的角色,在读者心里刻下深深的烙印。若按《红楼梦》第二回“正邪两赋”论凤姐,毫无疑问,她是一个邪多于正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这个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华彩和魅力,是《红楼梦》里的任何角色都不可比拟的。正如著名红学家王昆仑所说“《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读者在恨她的同时也对她有好感,甚至是同情。若仅仅把凤姐说成一个毒辣之人,是不能令人折服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读《红楼梦》而仅仅看到凤姐身上表

3、现的恶毒的一面,而看不到凤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人物的真正用心和独到之处,就会真正辜负了作者“十年辛苦”的一片“痴心”。在《红楼梦》的女性群像中,她有别于其它许多女性,如王夫人、李纨、薛宝钗、花袭人等。在她身上,传统的价值观念有所失落甚至是裂变,而这种失落裂变又恰恰与认同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使她的形象丰满活脱、玲珑和谐,同时,也呈现出复杂性。当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王熙凤,在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胆识和自信等品质,显得多么的难能可贵。尤其是在那个封建专制的社会里,女人是男人的

4、附属物,是活在男人影子底下可怜又可悲的毫无尊严可言的封建礼教的殉葬品,从林黛玉到薛宝钗,再到袭人,哪个不是活得那么卑微而可怜,都不得不被迫的等待和接受男人对她们的选择?在凤姐有生的日子里,她活得是那么精彩!“活出了自己的味道”,她以超常的智慧和胆识,不但掌管了家族里的人事和财物大权,还能牢牢地牵制着迂腐而淫乱的丈夫,成为“一言九鼎”的实力派人物。王熙凤性格中体现出来的现代女性意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容不迫、胆识过人的脂粉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红楼梦》的许多读者之所以对王熙凤欲恨不能,大多是为其自身的魅力所折服。

5、她以女子的身份给贾府的男人世界带来了一股强悍的生命力,一扫男人世界的萎靡之气。在作品的开始作者借冷子兴之口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模样标志,心思缜密,言谈爽利的大户人家的管家奶奶的形象。为了更突出凤姐的与众不同,作者为其设计了一个精致的出场仪式,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付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纪子,头上戴着金丝

6、八宝攒珠譬,结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级着赤金盘缡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跟,两弯一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在这“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期待中,在收敛与放纵的对比中,在众星捧月之下凤姐粉墨登场了,“红楼”中美丽的女人比比皆是,为何独有王熙凤脱颖而出,在那个以父权为中心的大家族中得到“呼风

7、唤雨”的地位呢?这不是靠着她美丽的容颜换来的,而是凭着自己的勇气、胆识、智慧和自信,“摸爬滚打”出来的。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丝唯我独尊、纵横捭合的王者风范,这个光鲜逼人的出场预示着她日后的非同凡响。是的,一个完整的活生生凤姐先已藏在作者心里,写出来自然是跃然纸上的。曹雪芹对凤姐儿这个人物,是从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塑造的,是从四面八方来写的,她是贾府的女“总理”,这种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使她与贾府的主仆上下,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发生广泛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甚至与宫廷宦官、衙门官吏、寺庙僧尼也有来往。这就又使她处在各

8、种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使她得到充分地表现;同时,她的性格也就从四面八方得到映照;这是凤姐这个人物形象写得特别成功的根本原因。曹雪芹对凤姐这个人物,可以说既爱又恨:爱她的才与貌,恨她的德与行。所以对她既有赞扬,又有鞭挞。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爱憎态度,集中地体现在为她所写的“判词”和“曲子”中: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