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二级建造师-实务(建筑)-习题班

2010二级建造师-实务(建筑)-习题班

ID:1983837

大小:365.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7-11-14

2010二级建造师-实务(建筑)-习题班_第1页
2010二级建造师-实务(建筑)-习题班_第2页
2010二级建造师-实务(建筑)-习题班_第3页
2010二级建造师-实务(建筑)-习题班_第4页
2010二级建造师-实务(建筑)-习题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二级建造师-实务(建筑)-习题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引言一、2010年版考试大纲、教材与2009年版的比较2010年版考试大纲同2009年考试大纲。2010年教材有些调整。从篇幅看增加了4页,更新补充的主要体现在新规范上,如第一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抗震的基本知识(三个标准及抗震等级)、《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CJ/T70-200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第二章补充了有关流水施工的特点及参数的基本知识。二、考试时间、考试题型及应试技巧本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

2、小时,题型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其中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合计2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案例分析题4题,每题20分,合计80分;试卷总分120分,合格分数由各省直辖市自行设定。考生在考试时要注意:单项选择题(四选一)是否有把握都要答,而多项选择题(五选二至四)要慎重,确有把握的才可以选择,因为如选对一个可得0.5分,但如其中有一个选错则本题不得分。案例分析题要准确、简洁,不要空着。三、教材框架知识体系及分值预测技术平台(30~35分)结构技术要求构造要求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管理平

3、台(80分)“四控”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造价控制“两管”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一设”施工组织设计“一收”竣工验收“一修”工程保修法规平台(5~10分)建筑工程法规建筑工程标准四、习题班特点习题班将在紧扣考试大纲兼顾教材全面内容的基础上,以讲解习题的形式,体现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考生应试能力。学员要求:有一定基础。五、授课思路先讲解选择题,然后讲解典型案例题。选择题按教材三章的内容,分为一般选择题和综合场景选择题两部分讲解。第一章典型题型单项选择题1.某建筑物,地上二层作为临时仓库,房间内按统一高度堆

4、满水泥,按荷载作用面分类,该建筑物二层楼面上分布的荷载是(A)。A.均布面荷载B.线荷载C.集中荷载 D.分散荷载2.按荷载随时间的变异分类,在阳台上增铺花岗石地面,导致荷载增加,对阳台板来说是增加(A)。A永久荷载B可变荷载C间接荷载D偶然荷载3.图示简支桁架,上弦杆AB主要承受(C).A弯矩B扭矩C压力D剪力4.在悬挑梁阳台端头栏板上加挂灯箱广告牌会增加悬挑梁的(B)。A.扭矩和拉力B.弯矩和剪力C.扭矩和剪力D.扭矩和弯矩5.有一伸臂梁受力及支承如图,则固端A的弯矩为(C)kN.m。A2B3C6D9解

5、题思路:计算梁内力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去掉约束,画出杆件受力图。假设A点处有向上的力RAY,水平的力RAX(RAX=0)和弯矩MA。第二步:利用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反力。ΣX=0→RAX=0;ΣY=0→RAY=3;ΣM=0→3×2=MA。第三步:如需计算梁的内力(剪力或弯矩)可用截面法。所上题答案为:固端A的弯矩=3×2=6KN.M6.下列不属于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A倾覆B滑移 C疲劳破坏D振幅解析:极限状态通常可分为两类:承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

6、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它包括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在反复荷载下构件或连接发生疲劳破坏等。答案:D7.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的正常设计使用年限为()年A.10B.25C.50D.100解析: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提出了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详见下表。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年)示例15临时性结构225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350普通房屋和构筑物4100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答案:B8.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梁和板为典型的(C)

7、构件.A.受压B.受拉C.受弯D.受扭9.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最小超过(A)m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数字题)A.0.50B.0.75C.0.90D.1.2010.钢结构用钢主要是热轧成形的钢板和型钢等,钢板最小厚度大于(B)mm为厚板,主要用于结构。A.3B.4C.5D.611.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A)进行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最为方便。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前方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12.A点高程为36.05m,现取A点为后视点,B点为

8、前视点,水准测量,前视点读数为1.12m,后视点读数为1.22m,则B点的高程为()m。(计算题)A35.15B35.95C36.15D36.95答案:C解题思路:B点高程=A点高程+后视点读数-前视点读数=36.05+1.22-1.12=36.15。13.浅基坑土方开挖中,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最大堆置高度不应超过(B)m。A.1.2B.1.5C.1.8D.2.014.砖基础施工时,砖基础的转角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