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29226
大小: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6
《竖新镇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竖新镇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增强我镇村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提升社区应对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反应能力和救助能力,根据《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要求,我镇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以普及灾害预防、应急救援知识和救助技能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为载体,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开展以镇、村居为单位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全面提高村居民防灾减灾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创建目标根据《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查漏补缺,完善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健全社区防灾减灾队伍,形成减灾工作的长效机制,提高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完善政府主导、村居运作、社会协同的全社会参与管理模式,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三、主要任务 -9- (一)资源整合,狠抓队伍建设与培训。创建工作要借助各部门在社区取得的各种防灾减灾成果
3、,整合社区的各项资源,建立社区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注入各种防灾减灾的专业力量,充分发挥村居民在社区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行政力量,做好协调工作,形成合力,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2.积极动员村居党团员、村民小组长、楼组长及热心村居民加入社区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配合开展各项工作。3.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动灾害信息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4.广泛参与其他部门在社区开展的各类与防灾减灾相关的创建活动,如“安全社区”、“平安小区”等创建活动。5.加强“社区综合减灾管理队伍”和“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建
4、设,人员主要由村居干部、党员、小组长、社保队员、社区民警、民兵、社区医护人员及其他志愿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结合村居实际情况,参与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遇有灾害事件及时汇报,同时协助村居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开展救灾减灾工作培训,掌握基本的核灾报灾救灾技能。(二)科学评估,全面排查社区风险隐患。1.结合《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社区风险评估报告》对全镇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隐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危机事件等各种致灾因子以及社区脆弱性和风险应对能力等进行全面识别。-9-2.定期更新竖新镇社区风险评估内容,在评
5、估过程中,充分发挥村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村居民参与的广泛性,最终编制形成社区风险报告和地图,作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依据。(三)制定预案,定期开展各种防灾演练。1.根据社区风险评估结果,结合我镇实际,编制防灾减灾总体预案与各专项预案,进一步完善社区灾害应急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任务、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内容,组织村居民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并根据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和风险特征的变化,对预案和实施方案实施动态化管理。2.在预案框架下,结合村居各方面的脆弱性、危险源或致灾因子以及社区资源,落实实施方案。并
6、在实施过程中尤其关注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并结合实际做好我镇防灾减灾各项防范和救护准备工作。3.开展多层次、形式多样的演练活动并做好评估和持续改进工作。(四)营造氛围,狠抓知识普及与宣传。宣传教育的形式可采取集中宣传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平时由各村居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进行,镇政府适时聘请专家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宣传。1.在“11.9消防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开展集中的专题宣传活动。2.充分利用镇、村居宣传栏、橱窗、易拉宝、板报、LED电子屏等载体,定期进行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9-3.
7、借助村民大课堂、道德讲堂、正能量宣讲、红色微课堂、文艺演出等宣传平台,在社区学校、社区文化中心、睦邻点、姐妹微家、各类理事会、议事会、安全文化宣传基地等活动场所开展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4.通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村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提升村居民对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满意度。(五)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1.建立符合我镇实际的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并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识或指示牌,每个避难场所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和责任人。2.村居需备有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铁锹、担架、灭火器等)、通讯
8、设备(喇叭、对讲机等)、照明工具(手电筒、应急灯等),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3.定期做好防灾减灾设施和应急物资的检查维护、更新和补充工作。(六)因地制宜,狠抓特色创建与创新。充分体现人文、地域等特点,结合本镇的社会发展环境以及创建工作基础等具体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