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数学预习误区,展示异彩纷呈课堂蒋洁琼

走出数学预习误区,展示异彩纷呈课堂蒋洁琼

ID:19817470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6

走出数学预习误区,展示异彩纷呈课堂蒋洁琼_第1页
走出数学预习误区,展示异彩纷呈课堂蒋洁琼_第2页
走出数学预习误区,展示异彩纷呈课堂蒋洁琼_第3页
走出数学预习误区,展示异彩纷呈课堂蒋洁琼_第4页
走出数学预习误区,展示异彩纷呈课堂蒋洁琼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出数学预习误区,展示异彩纷呈课堂蒋洁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走出数学预习的误区,展示异彩纷呈的课堂蒋洁琼[摘要]: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奏,是学习的有效方式。但有部分老师认为预习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学习。如何走出预习的误区,展示异彩纷呈的课堂?一、走出“预习的方式----阅读数学文本”的误区;二、走出“预习的效果——学生都知道了,没什么可探究”的误区;三、走出“预习评价——学生会做,就不用教了”的误区。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想学习也是如此。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到来,有人认为课前预习背后隐藏的是学生充分享用现成结论,用不着探索思考、是无从“发现”的一种变相的灌输学习,这与课标提倡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相违背。于是,课前预习退

2、出了他们教学的课堂。如果是这样,我要说这部分老师没有真正懂得“课前预习”,没有认识到预习是课堂学习的有效方式。如何走出预习的误区,展示异彩纷呈的课堂?我经过两年针对性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感悟。误区一:预习的方式----阅读数学文本现象:“今天请同学回去预习例×或第几页”。简单的一句话,使学生常常“走马观花”或“囫囵吞枣”,完成所谓的预习任务。而在实际学习中,阅读并不是预习的唯一方式。对策:数学知识的形成来源各不相同,有的是前人在多次探索后形成的结论,如《商不变性质》,有的则是人文的规定,如“自然数”的概念。因此,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教师应根据知识的特点指导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预

3、习。1、动手操作如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认识》时,我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布置了三个层次的预习作业:A找一个形状是长方体(立方体)的物体,动手摸一摸、量一量各条边(棱)B用土豆或萝卜切一个长方体(立方体)C用纸制作一个长方体(立方体)。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长方体(立方体)的特征有了较深的了解,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再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要求学生课前用硬纸条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借助自制的平行四边形学具操作,体验到它的不稳定性。2、收集信息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体验到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我要求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查找或到现实生活

4、中调查哪些地方见到分数,收集几个分数的实例并向他人请教这些分数在生活中表示什么意思,为课堂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3、联想探究很多老师认为“联想”是语文写作常用的手段,其实数学学习也离不开“联想”。通过“联想”,能够使学生对所预习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达到相互沟通、深化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例如:在预习“分数大小比较”3/4○5/6时,“你能想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有一部分同学看了例题的解答,知道可以通过“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比较,有的则联想起“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同分子分数再进行比较,还有的把它化成“小数”进行比较,还有的联想到“分数的意义”,取了3/4剩下1/

5、4,取了5/6剩下1/6,剩下多了,取得就少了。通过不同解法的联想,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题目,由于思维角度不同,解题方法则各不相同,但结果是完全一样的。通过这样的预习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灵活性和创新性。误区二:预习的效果——学生都知道了,没什么可探究的。现象:“刀光剑影一闪而过,倾盆大雨一泻而光”。有的老师以为,学生预习了应该都知道了,课堂内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内容太多,起步太快”,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知识结论化倾向。对策:实际上学生在预习中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态度,必然造成不同的预习体验,有的人可能是囫囵吞枣式

6、的一知半解,有的人可能是循规蹈矩式的死搬硬套,而有的人则可能喜欢标新立异,敢于提出不同的想法,勇于提出疑惑的问题。学生们是不可能在经历相同的学习活动之后达到相同的学习状态,不同的体验、收获成为课堂丰富的学习材料。因此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相互启发,使学生对课本的学习产生深层次的反思与感悟,进一步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知其一又能举一反三,知其中而又能优越之于外。1、找准新知的支点,燃烧再探究的热情预习后,老师最怕的是学生在课堂内毫无探究的兴趣。因为课堂学习时,“结论”早已知晓,他们根本没有耐心退到思维的“零”起点,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

7、站点。怎样能够呈现师生、生生之间精彩的交流以及探究方法多样化的局面,使预习后的探究活动更精彩?实践中,我感受到“课前谈话,了解学情,找准探究的支点”是激起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关键。如学习“年、月、日”一课师:通过课前预习,有关“年、月、日”你知道多少?还有哪些疑惑?生1:我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生2: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生3:我知道1年有12个月,有7个大月,4个小月,还有特殊的二月。师:二月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