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04186
大小:16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06
《岩土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岩土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本学科特点,博士生按学术型博士(PHD)与应用型博士(ProfessionalDoctorate)分类培养,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研究人才类型多样化的的需求。其中学术型博士生侧重其科学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博士生则侧重其解决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具备坚
2、实宽广的岩土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和分析计算技能;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本学科具有重要理论或实际意义的科学原理与技术研究,并能在科学或技术方面做出具有创造性的成果。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1.岩土体变形机理研究岩石及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变形破坏机理、稳定性评价与预测预报和稳定措施的研究。2.土工合成材料开发应用研究新型土工合成材料的研制
3、,土工合成材料测试技术及实际工程应用的研究。3.非饱和土力学的理论及应用研究非饱和土包括填土、膨胀土和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及工程应用的研究。4.基础工程及地基处理研究地基基础包括桩基础和深基坑工程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以及新型基础和地基处理措施。5.岩土工程数值方法研究土木工程、岩土地基及地下结构的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的数值仿真方法。6.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岩土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垃圾卫生填埋问题。7.岩土介质的渗流分析研究天然岩土体和土工建筑物的渗流问题及防治渗透变形的措施。8.土的动力特性及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土体的动
4、力特性、地基土液化预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以及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研究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及其他教学环节等。总学分为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含政治课2学分,外语课2学分),专业必修课4~6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考核C及以上为合格。课程教学根据课程内容与特点确定具体的方式,主要方式有课堂讲授与研讨式教学
5、。考核方式包括为“笔试”、“口试”、“提交报告”、“课程论文”、“考查”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预期的培养类型选择研究方向必修课及选修课,除特殊原因外,应在第一学年修完所有课程。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1.论文选题。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强调学术价值,强调“学术创新”、“知识原创”或“拓展学科领域前沿”。应针对学术前沿进行原创研究,力求增进知识,发展理
6、论;应用型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强调实践价值,应针对职业领域的实践问题,追求基础知识的应用,创新性主要体现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应用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应尽可能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应尽量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工程实践中的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或难题等有重要意义的课题。选题的同时要确定完成此课题的技术路线。2.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论文选题确定后,研究生应
7、在充分掌握国内外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确定研究范围和预期目标,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方案和参考书目等。经审核小组通过后,按计划进行研究。3.创新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创新要求,这是衡量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主要依据。根据培养类型(学术型或应用型),研究生要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4.其它学习项目安排。博士研究生必须以第一作者在指定的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见刊)至少2篇学术论文,且其中至少有一篇在“三大
8、检索”(SCI、EI、ISTP)源刊上发表,才能获得申请学位的资格。六、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制或导师领导下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同时注重发挥本学科点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博士研究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积极创造条件,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