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和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和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ID:19799163

大小:3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6

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和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_第1页
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和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_第2页
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和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_第3页
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和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_第4页
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和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和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及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及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东城区: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11分).忆江南①.纳兰容若②.江南好,城阙沿嵯峨③。故物陵前唯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注:①忆江南:词牌名。②纳兰容若:清代著名词人。此词为其跟随皇帝至南京时所做。③嵯峨(cǒué):高峻。.(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或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南好,南京城门两边的望楼依旧那么巍峨。.B.词的第二句使用了倒装句式,并形成了对

2、仗。.C.只有石马和铜驼的存留还能带给人一丝惊喜。.D.夜深人静,仿佛仍听到当年《玉树后庭花》的歌声。.(2)词中的“尚”和“唯”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3)这首词与刘禹锡《石头城》(山转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诗主旨相同,手法有异。请结合这两个作品的具体诗句,从主旨或手法中任选其一,进行解说。(5分)12.(1)C(强调“故物“在,而盛景不再,意在感概人世沧桑)(3分)(2)这两个字都体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兴衰更替的凭吊

3、(3分)(3)答题要点:主旨:都是对兴替的凭吊。手法:《忆江南》相对更含蓄隐晦一些。具体结合诗句进行讲解,意思对即可(4分)。语言表达1分。海淀区: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①一③题。(10分)暗香①姜夔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②。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③,正寂寂。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注释】①辛亥冬,词人应邀到范成大前石湖别墅

4、作客,投主人之雅好,作《暗香》《疏影》二曲。该词为其一。②何逊:南朝梁诗人。曾作《咏春风》诗。在扬州时,居处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来他由洛阳再赴扬州访梅,却彷徨终日,不能成章。③江国,指江南水乡。①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上阕“旧时月色”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写月下梅边吹笛的情景,引起了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B.“何逊而今渐老”以下四句,词人以何逊自比表明自己诗情锐减,但眼前竹映疏梅,冷香浮动,撩起了词人的情思。C.下阕“江国”至“夜雪初积”四句,写远方之人折梅投赠,因路遥

5、积雪,元从寄达,词人顿觉冷清寂寞。D.“翠尊易泣,红尊无言耿相忆”两句,词人托物寄情,将深婉的相思之情移于“翠尊”“红尊”之上。E.结句“几时见得”,包含了两层意思:梅花落了何时再开,故人分别何时重逢。言外有意,韵味深长。②这首词即景言情,感慨今昔,追怀旧游。上阕主要运用了和的表现手法。(2分)③“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请从炼字和意境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12.(10分)①(4分)AC②(2分)虚实结合(对比)(1分)用典(1分)③(4分)“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人回忆当年西湖繁梅盛开的情

6、景。一个“压”字,写出了梅之繁盛,令人赏之不尽(1分)。“寒碧”则写出了湖水的清冷似冰,澄澈如玉(1分)。千树红梅与寒冷碧波相互映照,冷峻中透着热烈(1分)。显示出旧时情景之美好,更衬出今日思念之情深(1分)。意思对即可。昌平区: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注释:①蘋(pín):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来往

7、议阴晴:行人来来往往,都在讨论着天气变化。B.荷雨洒衣湿:听得雨打荷上,才发现下雨,才发现衣服被雨洒湿。C.鹊声喧日出:喜鹊喧闹,似乎在告诉人们太阳出来了。D.鸥性狎波平:波平如镜,生性爱水的鸥在水面尽情地玩乐。②“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③本诗以“山行”为题,诗句中却没有一个“行”字,诗题与诗句是不是矛盾?请作简要分析。(4分)12.①A(首联用拟人手法,意为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在忙着议论究竟是阴好,还是晴好)(2分)②第一问:用了拟人

8、和夸张。第二问:表达了作者对山色的喜爱之情。(4分。一问2分)③不矛盾。简要分析:全诗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所写内容(浮云在空,到荷雨湿衣、蘋风吹袖、鹊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4分。答出“不矛盾”1分,答出“线索”1分,答出“所写内容”1分,答出“是作者的经历、感受”1分)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一③题。(10分)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