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介绍(中文)

东京大学介绍(中文)

ID:19789273

大小:3.81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06

东京大学介绍(中文)_第1页
东京大学介绍(中文)_第2页
东京大学介绍(中文)_第3页
东京大学介绍(中文)_第4页
东京大学介绍(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京大学介绍(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TheUniversityofTokyo东京大学东京大学(theUniversityofTokyo)是日本的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1684年学校创立,1877年改制为大学。东京大学为日本第一所依照现代学制成立的大学,也是日本的最高学术殿堂,毕业生中包括不少国家领导级的人物。东京大学是日本排名最高的学府,也是世界顶尖院校,每年都有许多学子竞争进入东京大学就读。简介化学系介绍诺贝尔奖治学理念历史变迁东京大学是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它保持着传统大学

2、的特征:多学院、多学科。全校的学科差不多全是老学科,办学水平很高,几乎所有学科均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对新建学科和教学上的改革持慎重的态度,他们认为必须保持学校的一贯传统,不要人云亦云,方能办出高质量和自己的特色。“以质取胜,以质取量”是东京大学的办学目标,全校教职员工是这样认为的:保持学校的稳定和学术上的高水平是维系学校尊严和荣誉所不可缺少的。因此他们在培养人才方面着眼于高质量,为达到这个目标,他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为控制学校规模,不宜把学校办得过大,以维持学校运转的高效率,一直把本科学生人数控制在15000

3、人左右;强调大学在搞好教学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多出世界前沿的学术成果;精心选择,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授队伍;教学上强调基础知识教育,规定4年制大学生必须有两年时间在教养学部学习共同必修基础课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建立导师带研究生制度,对研究生严格要求,同时充满爱心,悉心指导等等。治学理念和其他优秀的亚洲高校相比,东京大学在治学理念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中第一个,是将“教授治校”放在学校管理的核心位置。这可以说是东京大学各院系保持高度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一项根本保障。东京大学学校、院系的每一个举措,都是在充分考虑了自身

4、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实施的,甚至就连自己的上课时间都和别的院系不一样。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寻找自己的导师或留学生支援中心解决,绝不会遇到“踢皮球”之类的现象。东京大学的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学制令”,为向欧美学习打开门户,于1877年根据文部省指示将上述两校合并,定名为东京大学。后来为适应国家需要,培养具有国家主义思想的人,颁布了“帝国大学令”,东京大学改名为帝国大学,采用分科大学制,将一些院系相继合并整合,并设立研究生院,1887年制定了“学位令

5、”后,增设博士和大博士学衔。使其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历史变迁二次大战后,清除了军国主义教育的一套做法,调整了机构和不合理的制度,并去掉了“东京帝国大学”中的“帝国”二字,重新恢复了最早东京大学的校名。改制后的东京大学又新设了基础学部、教育学部,一大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今天,东京大学已成为具有10大学部,11个研究生院,12个研究所,数万师生员工的综合大学。在2013最新公布的世界100强大学中,东京大学以第30名位列前茅,在亚洲高校排名中,东京大学名列榜首。东京大学的化学系已经有了120多年

6、的历史,这里是日本近代化学科学研究的发源地。目前,东京大学化学系,拥有超过50名导师,近200名研究生,近100名本科生,以及大约20名工作人员。从事着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量子化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化学系现在在东京大学化学系,研究领域越发向交叉学科层面发展,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量子化学的发展尤为突出。其中江崎玲于奈就因研究量子学领域的交叉学科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研究的过程中,东京大学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研究方向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综合了环境,能源,医药

7、,材料,生命科学等诸多当今热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诺贝尔奖的摇篮截止到现在,日本人已经有19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有7位毕业于东京大学。他们分别是朝永振一郎、江崎玲于奈、小柴昌俊,三人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根岸英一曾获诺贝尔化学奖。佐藤栄作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化学奖获得者——根岸英一根教授因研究“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的突出成果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是今天的化学家所拥有的最为先进的工具。这种化学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家们创造先进化学

8、物质的可能性,例如,创造和自然本身一样复杂程度的碳基分子。为了创造这些复杂的化学物质,化学家需要能够将碳原子联接在一起。不过,碳是稳定的,碳原子之间并不能够轻易发生反应。美国科学家赫克1972年率先发现,借助钯催化,不用高温和高压,碳原子间可以相互接近至可以发生反应的距离;根岸1977年和铃木1979年对这一理论作出补充,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更多有机分子。评审委员会认定,三位科学家创制了“迄今所能使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