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于光远生平介绍和学术成就

经济学家于光远生平介绍和学术成就

ID:19771512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6

经济学家于光远生平介绍和学术成就_第1页
经济学家于光远生平介绍和学术成就_第2页
经济学家于光远生平介绍和学术成就_第3页
经济学家于光远生平介绍和学术成就_第4页
经济学家于光远生平介绍和学术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家于光远生平介绍和学术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济学家于光远生平介绍和学术成就  中秋节的前3天,也就是9月16日,我和我的老伴李淑英一起到北京医院去看望已住院多日的于光远同志。看到他安静地躺在床上,虽然口鼻戴着呼吸机、闭着眼睛不看人,但他的神志还是清楚的。护工在他的耳旁说:您的老部下李成勋来看您啦!于老还点了两下头。我看到后感到欣慰,对他的生命力很有信心。在向护工和医生了解了他近日的病情后,得知并无大碍,我们就放心地告辞了。不料,到了19日晚上,于老开始发高烧,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直至26日凌晨3时42分便与世长辞了,享年98岁。我万万没有想到10天前的一别竟成永别!  一    于光远1915年7月5日生于上海。他在青

2、年时代就追求社会进步,心怀救国救民的志向。  他是发生在1935年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当时他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随即又参加了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参与抗日救亡团体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发起和组织,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1937年3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老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还担任新乡学院总顾问等多种社会职务。  于老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他和苏星主编的《政治经济学》高校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他参加了

3、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并列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他组织并参与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为全会的胜利召开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于老更加精神焕发、竭力奉献智慧和能量。  1979年,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他倡导和指导编写的经济学教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流传甚广。1980年,为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他组织并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并于1981年出版了他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十三篇文章》。这次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人们认为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1985年,他撰写出版了《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4、,系统阐述了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的理念。为了使改革更符合中国的国情,1988年他撰写出版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专着。为了找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他撰写出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札记)》一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在经济理论层面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他还与时俱进、坚持研究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理论。从1981年到2001年,20年间先后撰写出版了七卷《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  于老对经济学这一大学科的研究和贡献,远不限于政治经济学而是扩展到各种产业经济学和专业经济学,其中有:生产力经济学、经济发展战略学

5、、技术经济学、国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灾害经济学等。2003年,他以88岁高龄还撰写出版了《我的四种消费品理论》专着。  于光远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涉猎广泛的经济学家,他还是一位有影响的哲学家,特别是在科技哲学方面贡献颇多。他参与了恩格斯的哲学名着《自然辩证法》一书的翻译;他担任《中国自然辩法百科全书》的主编;他组建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并出任会长;他还培养了一批出色的自然辩证法专业的研究生。  于老对学术的贡献也不限于经济学和哲学领域,他对于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党史以及图书馆学等学科都有所研究,发表过不少独到见解。他自称是个

6、杂家,学界则公认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于老不仅自己潜心为学,而且它还面向社会千方百计组织推动学术研究。他提倡和组建了中国马恩列斯着作研究会、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等;他还倡导和创办了《自然辩证法通讯》、《经济学周报》、《经济效益报》等一大批学术刊物和报纸。  可贵的是于老在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组织学术活动的实践中还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学风和人生哲学。他对人常讲的是:为人民事业生无所息、独立思考只服从真理、正道直行、重节轻位和服务万岁、创造万岁.他请人给他篆刻了两枚印章:一枚是创造万岁,另一枚是服务万岁.我认为,这两枚印章就是他一生的写照。他追求创新,他的

7、一生就是学术理论创新的一生;他无私服务,他的一生就是服务社会的一生。他之所以名扬四海和广泛受到人们的尊重,都源于这两个基点。  为了以创新促服务和为服务而创新,他坚持深入实际。改革开放初期,在北京他每个周日都去郊区调研,及至年老行动不便以后,他在战胜癌症的情况下,还坚持坐轮椅走天下.2004年,他以89岁高龄还坐轮椅去了23个城市搞调研。他曾说:我的学问是坐出来的,同时也是走出来的。于老的不懈追求精神多么动人啊!  二    于光远是我的良师,从做学问到干事业,他给予我的影响太大太多。我直接和间接同他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