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虞美人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ID:19752290

大小:1023.58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5

虞美人公开课精品ppt课件_第1页
虞美人公开课精品ppt课件_第2页
虞美人公开课精品ppt课件_第3页
虞美人公开课精品ppt课件_第4页
虞美人公开课精品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虞美人公开课精品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同学们,看到《虞美人》这三个字,你首先想到了什么?虞美人1、在四面楚歌时,虞姬在垓下拔剑自刎。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虞美人”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2、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3、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吟咏诗韵置身诗

2、境感情基调:低沉、凄哀诵读指导1.把握节奏: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2.注意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押韵特点:两句一换韵3.读出感情那李煜是如何抒发“愁”的,请同学们说说?设问、比喻。1、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这种手法叫做(化抽象为具体)。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悲愤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2、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致。表现李煜的愁,用了哪些意象?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

3、颜“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可见绝望悲苦之极。以乐景写哀情地位改变:一国之君—阶下囚生活改变:荣华富贵—窘迫不堪心情改变:快乐、幸福—羞辱、悲痛“只是朱颜改”一句中哪些东西改变了?朱颜: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己的容颜国家的容颜春花秋月—往事知多少(往事之叹,感慨万千)小楼东风—故国不堪回首(亡国之痛

4、,悲愁满胸)雕栏玉砌—朱颜(物是人非,欲语泪流)艺术手法一对比今昔对比,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宇宙永恒不变(景)人生短暂无常(情)那么,以上可以看出李煜“愁”主要体现: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愁那么,李煜抒发了什么样的愁情?相关背景公元974年的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李煜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个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

5、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制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那么,李煜抒发了什么样的愁情?整首词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比喻,设问等艺术手法抒发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情感真挚。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所有充满愁思的人们共通的感情。因此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这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艺术成就所在。你还知道哪些含“愁”名句?词外觅“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

6、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武陵春⑴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⑵,日晚倦梳头⑶。物是人非事事休⑷,欲语泪先流⑸。闻说双溪春尚好⑹,也拟泛轻舟⑺。只恐双溪舴艋舟⑻,载不动许多愁。【注】⑴武陵春:词牌名。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⑶日晚:一作“日落”。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⑸泪先:一作“泪珠”

7、。⑹闻说:一作“闻道”。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春尚好:一作“春向好”。⑺拟:准备、打算。也拟:也想、也打算。“轻舟”:一作“扁舟”。⑻舴艋(zéměng):小舟也。“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本词最后一句与《虞美人》中“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拓展迁移1、李煜词运用设问、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通过春花、秋月等意象,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作为亡国之君对往昔的追忆和悔恨

8、。语言凝练、清新。2、李清照词运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通过暮春之景,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末句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答题思路:【链接高考对型指导】规范答题:思想感情类一、提问方式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诗人借咏××表现了怎样的情怀?3.这首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慨?4.这首诗××诗句与另一首××诗句作比较,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