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4868
大小:7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4
《第四期安全、环保学习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全、环保学习材料第四期2010年7月24日氨的危害及防护氨(Ammonia,即阿摩尼亚),或称“氨气”,分子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由于氨可以提供孤对电子,所以它也是一种路易斯碱。一.氨的危害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
2、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液或呼吸排出体外。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
3、、呼吸困难、头晕、呕吐、乏力等。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长期接触氨气,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氨气被呼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另外氨也会引起中毒反应,它主要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情况下,中枢
4、神经系统能够抑制外周的低级中枢,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使得其对外周低级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外周低级中枢兴奋,出现一系列如肌随意性兴奋、角弓反射及抽搐等本能反应。二.预防氨泄漏的措施制冷机房主管、技术人员、维修操作人员对工作要极端地负责任,确保机器设备和管道的密封,不能泄漏。严格接受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经常性的进行制冷系统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处理。制冷操作员工(包括改行和新进厂)应是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严禁猛开、猛闭各种阀门,如用力过猛,会将阀芯挤出而
5、造成关闭不能严密。(维修时带来泄漏氨的事故发生)必须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例如:操作规程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技安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等。定期对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进行校验。凡进行焊补管道、设备时,必须放空制冷剂,严禁在有制冷剂压力存在的地方,进行各种焊接或更换零备件。在充注制冷剂时,搬运氨瓶应小心轻放,不要碰击,并放置在阴凉处,不能爆晒。制冷机房属安全重地,不允许非工作人员进入。处理严重漏氨时,不得少于2人。所配劳保、防毒面具、专用工具均应放在明显易取的地方。三.发生氨中毒的急救措施当氨液溅到衣服和
6、皮肤上时,应立即把被氨液溅湿的衣服脱去,用水或2%硼酸水冲洗皮肤,注意水温不得超过46℃,切忌干加热,当解冻后,再涂上消毒凡士林或植物油酯或万花油。当呼吸道受氨气刺激引起严重咳嗽时,可用湿毛巾或用水清洗衣服,捂住鼻子和口,由于氨易溶于水,因此,可显著减轻氨的刺激作用,或用食醋把毛巾弄湿,再捂口、鼻,由于醋蒸汽与氨发生中和作用,使氨变成中性盐,这样也可减轻氨对呼吸道的刺激和中毒程度。当呼吸道受氨刺激较大而且中毒比较严重时,可用硼酸水滴鼻漱口,并给中毒者饮入0.5%的柠檬酸水或柠檬汁,但切勿饮白开水,因氨易溶于水会
7、助长氨的扩散。当氨中毒十分严重,致使呼吸微弱,甚至休克,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有条件时适以纯氧呼吸。遇到这种严重情况,最好立即快速请医生或将中毒者送医院抢救。不论中毒者或窒息程度轻重与否,均应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进行救护,不使继续吸入含氨的空气。对腹部以下器官,当吸附氨而产生强烈刺痛感时,应立即跳进水池即可逐渐缓解。磷酸磷酸或正磷酸(H3PO4),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中强酸。由五氧化二磷溶于热水中即可得到。正磷酸工业上用硫酸处理磷灰石即得。磷酸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加热会
8、失水得到焦磷酸,在进一步失水得到偏磷酸。磷酸主要用于制药、食品、肥料等工业,也可用作化学试剂。一.磷酸对人体的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二.预防及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