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历史与文化古都文化课件

邯郸历史与文化古都文化课件

ID:19742875

大小:3.27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0-05

邯郸历史与文化古都文化课件_第1页
邯郸历史与文化古都文化课件_第2页
邯郸历史与文化古都文化课件_第3页
邯郸历史与文化古都文化课件_第4页
邯郸历史与文化古都文化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邯郸历史与文化古都文化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城邯郸的历史形态与文化邯郸简介历史沿革邯郸文化邯郸简介邯郸名称由来邯郸地势简介邯郸水系简介邯郸名称的由来邯郸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古称邯(赵邯郸县。从邑,甘声。――《说文》。朱曰:“今直隶广平府邯郸县,甘地有邯山。”)邯郸地名由来之现解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阝)而成为邯郸。邯郸名称的由来张晏对于“邯郸”一

2、名起源含义的解释一直被后人奉为圭臬,世代沿用。邯郸市博物馆馆长郝良真对此持有异议。他说,据考证,春秋战国时期,“邯郸”地名的正式写法是“邯丹阝”。战国时期通行的写法是“甘丹”。秦朝时期有了“邯单”的写法,汉代已逐渐定型为“邯郸”,并沿用至今。并且,“邯郸”二字一直为地名专用字。“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邯郸一名写作‘邯丹阝’,张晏解释的‘单’是山脉尽头的意思,不足以说明‘邯丹阝’二字的初始含义。”郝良真说,“再说张晏是曹魏时期人,所生活年代距春秋战国已有几百年,因此我认为张晏的说法值得商榷。” 郝良真说,他曾数次到邯郸市区附近的紫山考察,亲见几米、十数米高的浅紫红色大石块堆积在山顶,是否

3、可以推测,“邯丹阝”或“甘丹”的得名,有可能与紫山或紫山的别峰明山(曾称邯山)以及山岩呈紫红色有着直接的关系。“邯丹阝”或“甘丹”的初始含义是因为“邯山”呈紫红色而得名。邯郸名称的由来张晏是三国时代曹魏人,确凿的“邯郸”其实可以追溯得更早,1965年,在侯马出土了大量以璧或璋为材质的盟书,对于盟书的内容,学界有着多种解读,但多认为这些盟书的主盟者是是春秋末期,占据晋阳地区,史称赵简子的赵鞅,其诛讨的对象,则是占据邯郸地区邯郸午之子赵尼,盟书上多次出现“邯郸”二字,也即是说,邯郸城的名称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确定,邯郸二字作为地名,近三千年沿袭不变,纵观九州,没有一个城市地望如此,实在让人觉

4、得不可思议!侯马盟书图版及摹本,右为委质类156.21中地名“邯郸”邯郸地势简介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对高差1866米,总坡降为11.8‰。全市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冲积平原。邯郸市水系简介邯郸境内的河流属于海河水系,主要有北部的洛河,中部的滏阳河、南部的漳河及卫河等,洛河出自武安系部,滏阳河源于峰矿区黑龙洞,这些河流不仅有水利功用,也是可贵的旅游资源。滏阳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系,发源于太行

5、山东麓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在邯郸市境内段为最上段,自东武仕水库流经磁县、邯郸县、邯山区、丛台区、永年县、曲周县、鸡泽县至邯邢边界长约119公里,流域面积2747平方公里,其中东武仕水库坝下2407平方公里。滏阳河地处邯郸市腹心地带,西部为太行山余脉的丘陵区,西高东低,地面纵坡1/400-1/1000,东部为冲积平原。漳河是现在安阳和邯郸的分界线,卫河支流。位于中国河北省、河南省之间。源出晋东南山地,有清漳河与浊漳河两源。清漳河大部流行于太行山区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区,泥沙较少,水较清。浊漳河流经山西黄土地区,水色浑浊。两源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向东流至馆陶入卫河。邯郸历史文

6、化沿革邯郸在商周时的发展邯郸在春秋时的发展邯郸在春秋时赵国的发展邯郸在汉朝时的发展邯郸在三国以后的发展邯郸之历史文化沿革邯郸之历史文化沿革邯郸城邑,肇起于商殷邯郸之域,在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为晋地当时邯郸已是闻名遐迩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著名城邑。晋定公十二年(前500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已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此,邯郸便成了赵氏的世袭领地。邯郸在春秋时代先属卫,后归晋。邯郸之历史文化沿革秦灭赵,置邯郸郡。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为赵国都城长达158年之久。邯郸之历史文化沿革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为赵国都城长达158年之久。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

7、3年)立张耳为赵王,建立赵国,都城设在襄国(邢台),辖常山、巨鹿、邯郸三郡。不久刘邦除赵国,将赵国一分为三:常山郡、钜鹿郡、邯郸郡,九年,刘邦封其爱子如意为赵王,辖地为邯郸郡(后更名赵国),并重建邯郸宫城,富丽堂皇温明殿即建于此时。一直到西汉后期,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是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宛(河南南阳)齐享全国五大都会盛名,从战国到东汉,邯郸兴盛长达500年之久。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为了使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