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18644
大小:6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5
《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3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试行稿)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为保证我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实现设计(论文)格式的规范化,特制定《长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1、毕业设计(论文)结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一般由九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扉页,(3)中文摘要,(4)
2、英文摘要,(5)目录,(6)正文,(7)参考文献,(8)附录,(9)致谢。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1)封面(采用化工学院统一印制的封面)设计(论文)题目:应是整个设计(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30字以内。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为准。指导教师: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有助教、校外指导人员时写两名指导教师)。(2)扉页(见样例)(3)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应将设计(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500~8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设计(研究)方法、成果和
3、结论。要突出本设计(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7个)。(见样例)(4)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字体为TimesNewRoman小四号。(见样例)(5)目录标题应简明扼要并标明页号。(6)正文设计(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1.5万字。内容一般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分析、设计(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研究成果、结论及意义。(7)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束后。(8)附录内容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
4、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程序及说明等。(9)致谢限一页。2、设计(论文)书写要求(1)语言表述a.设计(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正确。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内容,尽量减少叙述。b.设计(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做出解释。(2)标题和层次a.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b.层次代号的格式如下:第一章××××(居中)1.1××××1.1.1××××(3)篇眉和页码a.篇眉从第一章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书写。第一章××××b.页码从前言
5、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6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4)图、表、公式图:a.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b.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c.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c.表一律采用三线表形式,如下表所示。表1几种固体酸的活性催化剂SO42-/ZrO2-Al2O3-AlSO42-/ZrO2浓硫酸SO42-/γ-Al2O3己醇转化率/%94.7693.4287.6981.34己醇选择性/%10072.1378.5782.78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
6、线。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5)参考文献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中文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文题,博士(
7、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专利: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技术标准: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1]王传昌,高分子化工的研究对象,天津大学学报,1997,53(3):1~7[2]李明,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58~62[3]DupontB.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insevercombinedimmunodeficiencywithanunrelatedMLCcompatibledonor.In:WhiteHJ,SmithR,eds.
8、ProceedingsoftheThirdAnnual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S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