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脑肌病伴高课件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课件

ID:19717039

大小:1.31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5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课件_第1页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课件_第2页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课件_第3页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课件_第4页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是以线粒体功能异常为诱因,累及多系统的少见代谢性疾病。该病累及神经系统时的急性期临床表现与脑卒中较为相似,病灶主要发生于顶枕叶皮层区,同时颅内血管成像一般无明显狭窄,有时甚至轻度扩张,结合相应的临床诊断标准,容易诊断该病,但当临床表现复杂且常规MRI缺乏特异性表现时,MELAS卒中样事件容易被误诊为癫痫、脑炎及脑梗死等其他脑部疾病[1]。随着MRI成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扩散加权成像(DW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灌注加权成像(P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新技术

2、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使得临床医师对MELAS综合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除肌肉活检及致病基因检测,MRI已成为诊断MELAS综合征的有效手段。本文将MELAS综合征的常规MRI表现及最新MRI诊断进展作一综述。MELAS综合征以线粒体结构及功能异常所致脑和肌肉受累为主[2],以青少年发病多见[3],其病因与mtDNA点突变有关,其中以A3243G点突变最为常见[4]。MELAS综合征的脑部基本病理改变为脑组织海绵样变性、神经元退变、灶状坏死伴铁的沉积、胶质细胞增生及脱髓鞘等目前使用的临床诊断标准由Iizuka等[6]提出:①临床有至少1

3、次卒中样发作;②急性期在CT或MRI上可见与临床表现相关的责任病灶;③脑脊液乳酸升高;④肌肉活检使用改良的GomoriTrichrome染色(MGT)可见碎样红纤维,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可见强阳性血管。符合前3条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4条诊断标准均符合患者可确诊为MELAS综合征。Yatsuga等[7]将MELAS综合征分为儿童型和成人型,基因学研究表明儿童型较成人型线粒体DNA突变比例高、临床表现重、病死率高,因反复脑卒中样发作后可出现进行性的智力减退;而成人型MELAS综合征患者卒中样发作经治疗后基本可好转。MELAS综合征可以分为急性期和

4、慢性进展期,急性期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卒中样发作、癫痫、偏头痛,以上3种症状约占临床首发症状的72%[7];慢性期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进行性痴呆、神经性耳聋等。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患者均可见周围神经病、肌病、线粒体心脏病、糖尿病等伴随症状常规MRI表现病变部位病变部位MELAS综合征脑部病变主要分布于双侧枕叶及顶叶。Iizuka等[8]报道发生于顶叶、枕叶的病灶是颞叶病灶的2倍,是额叶病灶的4倍。病变主要累及大脑皮层,白质区受累较轻。皮层区病变可为单发也可以是多发,双侧病变可对称或不对称。皮层区病变分布区域往往不沿供血动脉走行,同时病变反复

5、发作时,可见大脑半球及小脑半球实质明显萎缩[9](图1A、B)。部分病变可累及双侧基底核团形成钙化及铁质沉积,慢性期病变形成软化灶(图2A、B)。病变表现急性期病灶显示最敏感的序列为DWI及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FLAIR)序列。因病变主要累及灰质神经元,白质累及范围较少,通常在DWI及T2FLAIR序列可见“明亮的皮质增厚征”(图3A、B),部分患者在T1WI序列皮层可见脑回样高信号影,此征象可能与能量代谢障碍合并皮质板层坏死有关[10]。即使在急性期,病变区的水肿信号往

6、往也显示较轻微,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图4A、B)。偶尔见重度脑水肿的报道,局限性皮质水肿容易与单纯疱疹性脑炎混淆。急性期MELAS伴有脑出血的病例报道也较为少见[慢性期病变在T1WI及T2WI信号无明显异常,T2FLAR可呈高信号,与陈旧性病变脑胶质增生有关(图5A、B),部分病变皮层于T1WI序列可见呈分层样改变。病变反复发作时可表现为皮层萎缩及多发软化灶样改变。慢性期病变急性发作时,可见病变多发且新旧交替样改变[15],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强化方式使用钆喷酸葡胺为对比剂,T1WI延迟增强扫描时急性期病变部分可见轻度线状

7、脑回样强化(图1C、D)。Yonemura等[14]认为可能是血-脑屏障破坏和高灌注引起的局部渗出或循环障碍所致。慢性期病变呈软化灶样改变,病变区及病变边缘无强化。功能MRI表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由于DWI序列往往受T2穿透效应影响,所以ADC能更真实地反映水分子扩散受限的程度。虽然MELAS综合征研究表明[16-18],活动期病变ADC值通常正常甚至在DWI中往往表现为高信号,而ADC值却随着病变所处的不同时期呈交替性变化。出现轻度增高,提示病变的水肿组成主要为血管源性水肿而非细胞毒性水肿;在病变进展1周后可出现ADC值轻度的

8、减低,可能是由于皮层能量供应不足,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细胞毒性水肿,从而出现ADC值降低;随后由于出现皮质萎缩和多发脑软化灶,引起ADC值增高,此种变化往往伴随着该区域T2WI信号的增高,其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