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自然地理

宝鸡自然地理

ID:19698429

大小:12.70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05

宝鸡自然地理_第1页
宝鸡自然地理_第2页
宝鸡自然地理_第3页
宝鸡自然地理_第4页
宝鸡自然地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宝鸡自然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宝鸡自然地理宝鸡地理环境宝鸡地处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全市平均海拔618m。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宝鸡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特点。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56%,丘陵占总面积26.5%;川原占总面积17.5%,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市区美景宝鸡是西部工业重镇,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

2、、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美术之乡”美誉。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是通往祖国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辖3区9县,市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6.25万,其中市区常驻人口91.5万,流动人口8万。宝鸡市旅游路线图宝鸡行政区划宝鸡市辖: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太白、凤县。全市共有105个镇,15个

3、街道办事处,1729个村民委员会,166个居民委员会。凤翔东湖魅力凤县气候类型宝鸡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全年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包括高原季风)控制。冬季,处于强大的西伯利亚、蒙古高气压南侧,受制于极地大陆气团,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处于印度低气压和印缅低压槽的东北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西侧,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常在本区上空交绥,或被单一的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温热多雨和炎热干燥天气交替出现。日照比较充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200小时之间。室内平均气温以渭河平原谷地为最高,达12-14

4、℃。本市年平均降水量在590-900毫米之间,是关中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地貌地形特征宝鸡市位于秦岭纬向构造体系与其他构造体系的复合交接部位,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可分为南部的秦岭褶皱带、中部的渭河断陷带和北部的鄂尔多斯台向斜区3个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代秦岭山脉的基础。渭河断陷盆地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和秦岭褶皱系之间,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形成渭河平原及其两侧不对称的黄土台原。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其间。渭河北部的岐山是以奥陶纪灰岩为主的低山,而渭河南部则是由古老变质岩和不同时代的花岗

5、岩组成的中高山。自然灾害宝鸡市处于陕西省天气系统的上游,干旱、冰雹是宝鸡两种主要自然灾害,中部的眉县、扶风、岐山、陈仓区川塬地区气候适宜,但降雨量分布不均,每年都有干旱时段出现。北部山区的陇县、麟游、千阳、凤翔、陈仓区西部山区,冰雹、干旱自然灾害频繁,据历史记载,群众防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雹期最早三月份出现,最迟十一月结束。土地资源宝鸡土壤分布由于地质地貌结构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悬殊,形成十分复杂且多种多样的成土环境,主要分为秦岭、关山山地和渭北黄土台原、渭河谷地等不同区域。据普查,全市共有15个土类,3

6、4个土壤亚类,83个土属,286个土种。多样化的土壤类型,为区内种植栽培多品种农作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全市土地总面积181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56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7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3%。种植业面积较大,占66.4%,林业占4.4 %,牧业占14.4%,副业占14.7%,渔业仅占0.1%。宝鸡水资源概况宝鸡市河流网排列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水系河流主要是以渭河为干流的渭河水系,其主要支流有通关河、小水河、清姜河、石头河、汤峪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等,渭河横贯宝鸡

7、市境内206.1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51亿立方米。长江水系以嘉陵江上游河段为主干,其主要支流有将龙沟、北星沟、安河、石家沟、小峪河、旺峪河等,宝鸡市境内流长7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6.27亿立方米。秦岭主脊南侧还分布着汉江水系的支流湑水河、红崖河等。生物资源丰富宝鸡独特的地理和气侯条件,为各类植物、鸟类、兽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共有资源植物2100多种,动物近500种。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秦岭虎、朱鹮(朱缳)等5种,占全省一类保护动物的100%。森林和草地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全

8、区森林面积935.8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13%,森林覆被率达34%。矿产资源概况宝鸡市横跨华北地区及秦岭褶皱带,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各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资源蕴藏量丰富。截止2004年,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44种(含亚矿种),发现各类矿产地206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9种,经勘查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有95处,其中大型矿床14处、占14.74%,中型矿床26处、占27.37%,小型矿床55处、占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