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93448
大小:2.42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05
《抽样方案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肃省国家免疫规划督导评估工作方案甘肃省疾控中心2013年9月主要内容背景督导评估方案背景中国接种率相关工作指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国务院)《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57号)•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到2010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适龄
2、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到2010年:1、新生儿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2、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东部省区、中部省区、西部省区分别达到90%、80%、75%;—《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到2012年: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儿童的及时建卡(证)率要努力达到100%;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9
3、0%以上。—《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接种率评估接种率是评价免疫规划项目成败,以及免疫服务质量最重要的宏观指标•接种率评估接种率常规报告(报表、个案)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评估接种率调查疫苗使用量评估为什么要调查优点:•接种率调查是对报告的有效补充,核实报告的可靠性。•评估不同人群、不同时段、地理区域的接种率变化情况•实施过程既宣传、扩大预防接种工作影响。•应种数明确清晰,获得的接种率较为精确。•缺点:•花费巨大,时间较长,不易开展•相对滞后,不利及时发现问题。•必要性:•接种率报告真实性受到
4、广泛质疑•接种率报告信息有限(应种、实种),无法对不同人群、地域的接种率状况、影响因素、未接种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入学接种证查验信息过于滞后•疫苗管理系统正在建立。•预防接种个案系统建设系统性工程,实施和管理难度较大接种率调查目的-常规接种率监测方案(1999,卫生部)接种率调查是常规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的补充,常用于评价计划免疫规划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免疫规划目标的预期效果,其调查结果较准确,属于主动监测方式。其主要目的是:•1)正确评价免疫接种实施和项目规划的进展情况;•2)监测易感人群,及时发现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3
5、)分析未接种原因,寻找免疫空白点;•4)分析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发病与免疫接种的关系;接种率指标接种率及时接种率符合免疫程序接种率(合格接种率,validcoverage)国家提出目标:人群地域接种率历次全国大型接种率调查比较2011年扩免自查调查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对比不同渠道的调查接种率020406080100云南新疆青海甘肃贵州西藏四川%如何看待接种率调查结果总体而言,免疫规划较10、20年前取得进步•在保证方法科学性、严格质量控制的基础上,科学看待调查结果•以代表性的数据说话,避免随意性(接种率高、低都不信)•避免
6、以偏盖全(以某个乡镇可能的低接种率去推断所有乡镇)•区分不同接种率的语境(合格接种率)•接种率调查方法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统计学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PPS法:调查结果重复测量20次,19次在可信区间范围(±10%)内。•LQAS法:可信区间可调,但精度增加,样本量可能增加。方案出台历程3月26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目标和思路(CLQAS方法)。•4月15日,召开第二次会议,征求省级免疫规划专家意见•5月9日,召开第三次会议,征求各级免疫规划专家意见(省市县乡接种单位)•6月3日,卫生部组织专家论证会议(
7、免疫规划、流病、统计专家)•2013年8月1日~15日,选择宁夏(农村)、北京(城区)开展接种率调查预试验从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工作量)、调查内容的合理性等方面30×7ClusterSurvey适用于对县级和县级以上范围的接种率调查。要求调查地区的人口总数在10万以上,每个基本抽样单位(行政村)的人口总数,应在1000以上。对整个抽样地区的接种率进行点值和区间估计,•但不能用于对单个组群所在区域作点值估计或对几个组群所在地区之间行比较;特点样本量大,方法比较复杂,耗时多,多适用于常规接种率调查,难以连续地对每次接种活
8、动及时进行评价。接种率的允许误差较大(+10%),当接种率达到较高或较低水平时,调查结果不够敏感。无法对较小人群单位(几万人或更少)进行接种率评价30*7的样本量为210个,可提供适合于真实的人口比例10%的估计。多数情况下它是足够的,然而,当接种率非常高时(如1000人中仅1人未接种时),估计这个10%精度不是非常能够提供足够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