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综合测评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踉踉跄跄(niàng) 嬉戏(xī) 呈报(chéng)B.赫赫有名(hè) 称职(chèn) 爵士(jué)C.骇人听闻(hài) 庇护(pì) 女娲(wā)D.莽莽榛榛(zhēn) 滑稽(jì) 澄澈(chéng)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兴高彩烈 眉开眼笑 生气篷勃B.爱幕虚荣 神通广大 情不自禁C.孪生兄弟 气慨非凡 莽莽榛榛D.随声附和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
2、量吧!(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B.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C.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暗淡的光线)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言语、动作丑陋)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不改,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3、5.关于寓言和童话,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两者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的。B.两者都采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C.童话在故事情节上更富于幻想,人物活动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寓言一般不作曲折复杂的情节描写,只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用明确的比喻把道理显示出来。D.在篇幅上,童话一般要长于寓言。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孟浩然写了大量的山水诗,他的诗平淡朴素,自然而有韵味,不失为盛唐一位大家。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王孟”。B.李商隐,晚唐诗人。擅长诗歌
4、写作,其骈文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C.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D.《皇帝的新装》和《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鸭》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成才。7.在横线上写句子,使之构成结构整齐、内容关联的排比句。你用精神的食粮塑造了我的灵魂,你用知识的泉水浇灌了我的心田, ,你用爱心的春风温暖了我的世界。 8.综合性学习。6为推进“文化襄阳”建设,我市从201
5、2年开始,每年四月集中开展“书香溢襄阳”读书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1)【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2)【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合理
6、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活动二:举行“书香溢襄阳”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三: 活动四: (3)【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的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
7、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材料二:世上的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找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探究结果: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
8、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